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一個月17家申請上市!估值修復+流動性改善 港股醫藥股IPO迎罕見熱潮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一個月17家申請上市!估值修復+流動性改善 港股醫藥股IPO迎罕見熱潮(圖:Shutterstock)
一個月17家申請上市!估值修復+流動性改善 港股醫藥股IPO迎罕見熱潮(圖:Shutterstock)

香港交易所醫療健康族群正迎來罕見的 IPO 熱潮,從 9 月 21 日至 10 月 21 日共計 17 家醫療健康企業提交 IPO 申請,較 2024 年同期的 4 家大幅成長,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新申請廠商,擬將募資用於擴大中藥飲片產能、升級智慧生產系統及拓展海外銷售管道。

截至周三 (21 日),今年已有 22 家醫療健康企業登陸港股,其中 16 檔上市首日股價上漲,以分拆自四環生物的軒竹生物 - B 表現特別亮眼,上周三(15 日) 以每股 11.6 港元發行,首日收報 26.30 港元,漲幅達 126.72%,市值突破百億港元。

從遞表企業類型來看,創新藥仍是主力。17 家中有 8 家主營溶瘤病毒、放射性藥物、ADC(抗體偶聯藥物) 等領域,另有 4 家聚焦數位化或 AI 醫療科技,2 家從事體外診斷,涵蓋合成生物、中藥飲片等多元方向。

遞表企業背景亦呈現多樣化,既有英派藥業、艾米森等首次遞表的新面孔,也有微醫、新荷花等曾衝刺 IPO 未果的老面孔,還有長春高新、貝達藥業等 A 股公司尋求 H 股第二上市。

沙利文大中華區醫療健康事業部執行長李謙分析,A 股企業赴港第二上市,既因港股政策環境改善、審查節奏加快,更看重其國際投資者基礎與創新藥估值體系。「多地上市能提升全球知名度,為海外拓展、併購合作鋪路。」

市場熱度更體現在認購端。根據 Wind 統計數據,今年在港股上市的 22 家醫療健康企業中,7 檔公開認購倍數突破千倍,長風藥業以 6697 倍認購成為「認購王」,一手中簽率僅 0.01%。這 7 檔千倍認購股首日全部收漲,其中銀諾醫藥 - B 發行價每股 18.68 港元,首日暴漲 206.48%,投資者一手賺得 7714 港元。

至於為何集中遞表,藥品、醫療器材市場智庫 Citeline 首席分析師周淑華指出,過去兩年港股低估值壓抑企業上市需求,如今估值修復啟動了上市意願,這是內外因素共振的結果。內因是企業進入臨床後期或商業化階段,亟需資金,外部因素是港交所改革「雙幣種結算」「簡化審查流程」等,加上市場流動性改善,企業搶抓窗口期。此外,早期投資人退出需求升溫,也推動企業加速 IPO。

展望未來,德勤中國預估今年香港將有逾 80 檔新股上市,募資規模介於 2500 億至 2,800 億港元,醫療健康企業仍是亮點之一。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鄧勇認為,政策利多、技術創新 (如 GLP-1 藥物、ADC 藥物) 將持續支撐醫藥行情,但仍須警惕部分龍頭估值回調及地緣風險。

周淑華則表示,醫藥企業基本面正從「創新故事」轉向「落地驗證」,二級市場更趨理性,長期賺錢效應值得期待。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