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股經歷了銀行風波考驗!還有哪些風險需要警惕?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股經歷了銀行風波考驗!還有哪些風險需要警惕。(圖:Shutterstock)
美股經歷了銀行風波考驗!還有哪些風險需要警惕。(圖:Shutterstock)

近期美股漲勢強勁,但過去一週的市場表現顯示,一場傳統的信貸恐慌,足以讓投資人暫時拋開對 AI 熱潮的關注。專家指出,信貸市場的結構性問題是未來需要注意的風險。

根據《巴隆周刊》報導,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警告,市場風險就像「蟑螂」一樣,一旦有一家企業出問題,背後可能潛藏更多金融危機。

他指出,近期兩家汽車相關企業 Tricolor 與 First Brands 相繼破產,或許只是「多米諾骨牌」倒下的開端。

而這項警告也很快就得到了印證:美國兩家地區性銀行接連爆出壞消息。

美國錫安銀行(Zions Bancorp)宣布,將針對疑似欺詐性貸款提列 5,000 萬美元壞帳;西部聯合銀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則披露,已於 8 月起訴一名借款人,試圖追回 1 億美元貸款。

消息一出,上週四(17 日)地區性銀行股重挫,並拖累整體美股大幅下跌。

儘管如此,市場仍展現韌性。道瓊工業指數上週預計上漲 1.7%,標普 500 指數漲 1.8%,納斯達克指數更上升 2.2%。

非銀行信貸風險擴大 投資人憂心危機蔓延

不過專家指出,真正讓市場不安的,是信貸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因為所謂非金融存款機構貸款(NFDI)往往不夠透明,其多由透明度不足的機構(如對沖基金)向其他借款方提供資金。

而根據摩根大通數據,目前 NFDI 已占大型銀行商業貸款的三分之一。

Pave Finance 首席策略師 Peter Corey 表示:「NFDI 放貸標準不夠嚴格,代表還有更多潛在風險案例未被揭露。」

Muriel Siebert 首席投資長 Mark Malek 則指出,私人借貸市場在近年爆炸式成長,數兆美元湧入 Apollo(APO-US) 、Ares(ARES-US) 、黑石 (BX-US) 與 KKR(KKR-US) 等私募信貸巨頭管理的基金,「而這些貸款未經公開交易,也未經壓力測試,也沒有被充分了解。」

《巴隆》指出,即使沒有更多的「蟑螂」出現,信貸恐慌仍可能壓抑經濟動能。

麥格理集團策略師 Thierry Wizman 表示:「各類放貸機構勢必在第四季度收緊貸款審批流程,可能引發經濟連鎖反應。」

對押注美股繼續上漲的投資人而言,這是壞消息;對 AI 產業亦然,因為即使資金雄厚的企業,也開始依靠發債籌資。

高估值難掩風險 蟑螂效應恐再現

不過,儘管市場波動,部分分析師仍認為美股基本面穩健。

Debtwire 全球信貸研究主管 Tim Heins 指出,這波動應被視為「警示訊號而非崩盤預兆」,整體資本水位仍充足。

部分投資者甚至可能正在利用這場動盪獲利。Mahoney 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 Ken Mahoney 就強調:「歸根究底,這仍是一輪牛市,這種波動反而會創造新機會。」

然而,標普 500 的本益比高達 22.6 倍,代表市場對好消息的預期過高。一旦消息不如預期,即便只是一隻「蟑螂」,都可能引爆新一輪信貸恐慌與市場危機。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