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新加坡主權基金控告 蔚來高層:炒作數年前舊案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GIC) 在美控告蔚來汽車 (NIO-US) (09866-HK) ,指控該公司及高管涉嫌證券欺詐,受此消息影響,蔚來股價一度崩跌 13%,蔚來汽車高層表示,這是幾年前灰熊作空的後續,不清楚為何近期有人炒作這件事情。
該訴訟於 8 月在紐約南區提起,將蔚來 CEO 李斌以及前 CFO 奉瑋列為被告。GIC 指控蔚來汽車透過與寧德時代、國泰君安國際、湖北科投等共同成立的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涉嫌誇大收入與利潤、隱瞞控制關係,並誤導投資者,導致 GIC 在蔚來的投資上遭受損失。
GIC 指控蔚來通過將電池銷售給蔚能一次性確認收入,同時將資產折舊轉移出表,涉嫌違反美國會計準則 (GAAP)。
然而,根據 10 月 3 日的法庭文件,一名法官下令暫時中止 GIC 對蔚來的案件,原因據報是因為與一樁先前的集體訴訟高度相似,以避免資源浪費和潛在衝突。
截至周四(16 日)晚上 10 時,蔚來並未在聯交所發公告回應事件。
港股收市後,多家中國媒體引述匿名蔚來高層回應報導,稱案件並非近期事件,亦非針對近期經營狀況,而是源於作空機構 Grizzly Research 的指控,重申數年前已反駁該報告並無依據,涉及許多錯誤、無根據的推測以及誤導性結論和詮釋。
該集體訴訟案源於 2022 年 6 月 28 日 Grizzly Research 發布的做空報告,該報告指控蔚來通過控制子公司 Weineng(蔚能)非法提前確認電池租賃收入(pull forward revenue),違反 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該集體訴訟於 2022 年在同一法院提起,目前仍在進行中,涉及類似的指控,包括蔚來隱瞞對 Weineng 的控制權、虛增超過 6 億美元收入等。
2022 年 8 月 26 日,蔚來發佈公告稱,公司已針對做空報告完成了獨立內部審查,審查全程由獨立委員會在第三方專業顧問的協助下進行,其中包括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以及一家知名法務會計師事務所(非蔚來公司審計師)的法務會計專家,均未發現不當之處,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蔚來汽車採用電池訂閱模式,車主無需直接購買電池,而是支付定期費用,即可使用蔚來電池更換站網絡。訴訟稱,蔚能的財務記錄顯示,它預先從蔚來購買了電池,使蔚來可以立即入帳全部銷售收入,即使最終用戶尚未支付電池費用。訴訟文件稱,此類收入應逐步確認,而不是一次性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