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豆包八月活躍用戶數1.57億超DeepSeek 專家:字節跳動把AI APP做成「生活版抖音」

一年不到,AI 賽道的 C 位悄悄易主。根據 QuestMobile 最新發布的 8 月數據,在網路 / AI 科技企業的原生 AI 應用程式領域,字節跳動旗下的豆包以 1 億 5742 萬月活躍用戶規模登頂榜首,成功超越先前領先的 DeepSeek。這一變化不僅刷新了中國 AI 應用程式的競爭格局,也反映出技術與使用者需求的深度碰撞。
從數據來看,豆包不僅月活躍用戶數破億,月增率 6.6%,排名上升 1 位,而 DeepSeek 雖仍維持億級月活,卻季減 4.0%,排名滑落。此外,騰訊元寶作為綜合助手,每月活躍用戶數在千萬區間達到 22.4% 的高成長,Kimi、即夢 AI 等應用程式表現則分化,部分因功能單一或定位模糊,月活量級或增速出現波動。
豆包的逆襲並非偶然。自 2023 年誕生,豆包最初以 AI 綜合助理定位切入市場,月活躍用戶數不足 10 萬,毫不起眼,但靠著字節跳動強大的技術與資源支撐,三個月後便突破千萬,如今更以「生活化 + 娛樂化」的差異化策略,涵蓋問答、創作、學習等多元場景,被用戶戲稱為「AI 版抖音」。
相較之下,DeepSeek 作為聚焦搜尋的 AI 工具,功能相對單一,在使用者黏性與場景延伸性上稍顯遜色。
AI 的爆發式發展,更在電商產業掀起「眾生相」。去年京東「劉強東數位人」直播驚艷業界,開播 30 分鐘觀看量破千萬,用戶停留時長達日常均值 5.6 倍,標誌著數位人直播從概念走向商用。
今年 618 活動期間,京東向 POP 商家開放數位人直播,百度優選推出「慧播星」支援 24 小時不間斷直播,羅永浩的數位人更吸引超 1300 萬人次觀看,商品成交額 (GMV) 突破 5500 萬元。
AI 正以科技紅利重塑電商效率,從智慧客服到虛擬主播,從精準推薦到供應鏈優化,企業降本增效的路徑愈發清晰。
不過,雙面刃的另一面是 AI 濫用引發的產業亂象。今年 7 月,有商家爆料消費者利用 AI 生成假圖、假影片申請「僅退款」,完好商品被 P 出瑕疵,甚至碎碗反光角度與原圖一致僅加幾道裂縫,平台自動審核通過部分請求,令商家損失慘重。
另有消費者吐槽,AI 模特兒展示的國風毛衣輕盈飄逸,實物卻顯臃腫,無良商家用技術「畫餅」,消費者用 AI 極力尋找優惠,雙方陷入「互坑」困局。這場博弈的本質,是科技失控下的「囚徒困境」,商家用 AI 壓縮成本犧牲信任,買家用 AI 鑽漏洞破壞生態,最後拖垮產業信譽。
為遏制亂象,淘寶、抖音已率先行動。今年 3 月淘寶修訂《商品發布規範》,明確要求商品圖片「不失真」,抖音上月也處理多起濫用 AI 違規案例。
目前,業界共識逐漸清晰,監理機關需劃定合規邊界,嚴打利用 AI 違法的主體;企業應引導科技向善,平衡創新與風險;商家更需主動擁抱 AI,提升營運能力,避免在變革中落後。
從豆包登頂 AI 應用程式榜首,到電商產業「AI 狂歡」與「亂象共生」,這場技術革命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塑商業與生活。當 AI 從「實驗室」走向「煙火氣」,如何在效率與信任、創新與規範間找到平衡,或許才是產業長久發展的終極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