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今年漲逾62%碾壓黃金!港股貴金屬股爆發 中國白銀集團猛漲30%破4年高

香港股市貴金屬族群周四 (2 日) 爆發式上漲,多檔黃金股漲幅超 10%,中國白銀集團更以 30% 的漲幅領漲,創下近 4 年新高。這場「貴金屬盛宴」中,白銀的表現特別亮眼,截至 9 月底,紐約白銀期貨今年來上漲超過 62%,上海白銀期貨漲幅 41.5%,9 月單月更是飆升 16.32%,突破每公斤人民幣 10936 元的歷史高點。
今年以來,金價累計上漲 47%,料將創下 1979 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長期看多黃金的高盛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2026 年中每盎司 4000 美元、2026 年 12 月 4300 美元的金價預測上行風險加劇,甚至可能超出預期。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白銀漲幅已遠超過黃金,背後金銀比指標的異動成為關鍵線索。金銀比 (黃金與白銀價格比值) 是衡量兩者相對價值的核心指標。
歷史上,金銀比長期圍繞中樞波動,1970 年代 20-40,80 年代 40-60,90 年代至 2021 年多在 50-80 間。
2022 年起,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金銀比中樞抬升至 80-100 區間,2020 年疫情期間更因流動性危機飆升至 123 的歷史高點,今年 4 月又因貿易摩擦觸及 105.26 的歷史次高。
白銀強勢源自於「避險 + 工業」雙重屬性。黃金以金融與避險屬性為主,經濟衰退或地緣衝突時更受追捧;而白銀同時是太陽能、電子、新能源等工業領域的關鍵材料。太陽能板導電漿料、晶片元件、新能源車電池管理系統均依賴白銀。當經濟復甦預期升溫,工業需求擴張會推動白銀漲幅超越黃金,帶動金銀比回落。
今年 4 月金銀比觸及 105.26 時,恰逢美國關稅戰緩和、全球經濟軟著陸預期抬頭,加上新能源領域 (太陽能裝機搶裝、新能源車放量) 爆發式成長,白銀工業需求井噴,供需矛盾加劇。
數據顯示,全球白銀已連續 5 年供給短缺,2025 年缺口約 4,000 噸,基本面支撐其上漲動能。
從投資參考看,金銀比偏離平均值常預示套利機會。當比值超 80:1,白銀相對黃金低估;低於 40:1 則可能高估。2020 年疫情初期金銀比飆至 126,買進白銀收益顯著高於黃金;2021 年經濟復甦後,白銀工業屬性主導,金銀比回落至 70:1。當前金銀比仍處 80 高位,若以平均值 60 測算,高盛預測的 2026 年底金價為 4,300 美元 / 盎司時,白銀或達 71.66 美元 / 盎司,較目前 47.2 美元 / 盎司潛在漲幅超 50%。
不過,金銀比僅是觀察指標,短期地緣衝突、央行政策轉向等仍可能擾動比值。這場由經濟復甦與工業需求驅動的白銀漲勢能否持續?市場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