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盤後〉市場擔憂供應過剩 原油跌約2% 觸及4個月低點

原油期貨價格周四 (2 日) 下跌約 2%,至四個月來的最低水準,係因週末 OPEC + 會議在即,市場擔憂供應過剩,導致油價連續第四天下跌。
- Brent 原油期貨價格下跌 1.24 美元或 1.9%,收每桶 64.11 美元,為 6 月 2 日以來最低收盤價。
- 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 (WTI) 價格下跌 1.30 美元或 2.1%,收每桶 60.48 美元,為 5 月 30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
三位了解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稱,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尋求奪回市佔,OPEC + 可能同意在 11 月將石油產量提高至多 50 萬桶 / 日,是 10 月份增幅的三倍。
摩根大通分析師周四指出,9 月可能已成為石油市場的轉折點,預期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將出現大幅供過於求的局面。分析認為,OPEC + 產量增加的可能性、因維護檢修導致的煉油活動放緩,以及季節性需求下滑,都將加速原油庫存累積。
投資研究機構 HFI Research 指出,「情勢不祥,美國原油庫存將在年底持續增加,全球可見庫存也將同步上升,再加上 OPEC + 出口增加,石油市場將面臨持續疲弱的環境。」
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周三公布,上周美國原油、汽油與精煉油庫存全面上升,顯示煉油活動與需求走軟。能源諮詢機構 PVM Energy 則指出,需求面疲弱也加劇了供應過剩的憂慮,「今年以來各界對石油需求的預測差異很大,但平均而言,1 月至 9 月的需求預測已被下修日均 15 萬桶。」
地緣政治方面,七大工業國(G7)財長週三表示,將加強對仍在擴大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施壓。同時,美國官員證實,華府將向烏克蘭提供情報,以利長程飛彈精準打擊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包括煉油廠與管線,意在切斷克里姆林宮的收入來源。《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一舉措將使烏方更容易鎖定能源設施。
不過,瑞銀商品分析師 Giovanni Staunovo 表示,市場確實擔心俄羅斯石油供應可能受阻,但在實際中斷發生前,對價格的影響仍有限。
交易商則指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戰略儲備需求,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撐。另一方面,美國最大燃油輸送管線 Colonial Pipeline 因突發系統維護短暫停運後,已於周四恢復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