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OpenAI畫大餅、甲骨文開高槓桿 AI繁榮的下一步是懸崖?

鉅亨網新聞中心
OpenAI畫大餅、甲骨文開高槓桿 AI繁榮的下一步是懸崖?(圖:shutterstock)
OpenAI畫大餅、甲骨文開高槓桿 AI繁榮的下一步是懸崖?(圖:shutterstock)

人工智慧(AI)的飛速發展正進入一個由巨額債務驅動的新階段。最初由財務穩健的科技巨頭主導的投資,現已轉向由高度槓桿化的公司推動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種趨勢正引發業界對潛在「AI 泡沫」的警惕。

近年來,大型科技公司主要依賴來字廣告與雲端服務的自有現金流投入 AI 競賽。然而,隨著 AI 雄心不斷膨脹,特別是像 OpenAI 這樣的領軍企業發起超大規模擴張計畫,市場開始出現巨額借貸的需求,讓人聯想起 25 年前的網路泡沫。

這波「債務新時代」的關鍵推動者是 OpenAI。該公司正計劃在未來數年內投入至少 1 兆美元 建設資料中心網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行動是與甲骨文 (ORCL-US) 簽署的一份為期 5 年、價值 3000 億美元 的合約,由甲骨文提供 AI 運算基礎設施租賃服務。

問題的關鍵在於履行這份合約的資金壓力。甲骨文必須在收到 OpenAI 全額付款之前,先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這需要大量的融資和借貸。

KeyBanc 資本市場分析師估算,甲骨文未來 4 年每年需借款 250 億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進一步預測,在 2026 至 2030 財年,甲骨文所需的總資本支出可能高達 4,050 億美元。

甲骨文的財務槓桿率已經偏高。截至 8 月底,其負債權益比(Debt-to-Equity Ratio)約為 450%,遠高於同業如谷歌母公司 Alphabet(11.5%)和微軟(約 33%)。市場分析預計,甲骨文的總債務和租賃義務將在 2028 財年攀升至約 2,520 億美元,是 2025 財年末的兩倍多。

中小型追逐者的融資壓力

除了甲骨文,其他 AI 雲端服務商也正積極透過高槓桿模式搶佔市場。例如,CoreWeave 和 Nebius Group ,這兩家公司同樣利用以巨額合約為擔保的債務來提供所需的資本支出。 Nebius Group 近期就與微軟達成了一筆 194 億美元的 AI 運算服務協議。

對於這些資金相對不充裕的 AI 追逐者來說,透過借貸融資幾乎是躋身頂尖行列的唯一途徑。

甲骨文、CoreWeave 和 Nebius 在宣布巨額合約後股價均大幅上漲,顯示投資者對此尚未過度擔憂,但潛在的風險已引起信貸評級機構的注意。穆迪(Moody"s)已將甲骨文的信用評等展望調至負面,強調採購設備、取得土地及電力所需的巨額成本,將帶來「重大」風險。

終端需求成最大變數

這場債務驅動的 AI 繁榮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終端市場需求是否能跟上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

多項最新研究指出,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和普及率可能不如支持者所宣稱的那樣迅猛,有報告顯示僅有約 3% 的消費者願意付費使用 AI 服務。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估算,OpenAI 必須在 2030 年實現超過 3000 億美元 的年收入,才能支撐其與甲骨文合約所設想的支出規模,這相較於其目前約 120 億美元的年化營收,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Luria 警告,甲骨文絕大部分資料中心容量現已承諾給 OpenAI 這一單一客戶,但該客戶本身可能無力承擔所有義務。這將導致甲骨文面臨巨大的單一客戶風險。

雖然甲骨文等公司可能憑藉其管理合約與債務的經驗化解風險,但如果 AI 服務的終端需求成長未能跟上,目前許多巨額合約可能將面臨被推遲、重新談判,甚至轉讓的命運。

AI 浪潮背後的「債務懸崖」無疑將成為檢驗這一新興金融模式是否穩健的嚴峻考驗。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