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整合協作機器人「AI COBOT」 法人看好未來7年CAGR上看40%

廣達 (2382-TW) 旗下孫公司、達明 (4585-TW) 上周五 (26 日) 由興櫃轉上市,達明董事長何世池在掛牌首日時表示,達明 10 年前從廣明小實驗室開始萌芽,未來將打造協作機器人產業,透過 AI,升級至人類工作夥伴,並與 AI 引擎、視覺及機器人整合,形成「AI COBOT」,在需求持續強勁下,法人看好達明發展,未來 7 年年複合成長率上看 40%
據研調機構報告,協作型機器人未來五年年複合成長率可達 31.6%,法人估全球協作型機器人市場至 2032 年 CAGR(年複合成長率) 可達 20-40%,目前達明在全球協作型機器人市占率約為 4-10%,為全球協作型機器人前三名,未來 7 年達明的年複合成長率上看 40%。。
達明近年積極推動「數位孿生平台」與「TM AI + 系列」產品,鎖定工業 4.0 應用生態,進一步擴展 AI 手臂等整合,適合在工廠與產線協作。
從技術與產品面觀察,達明推出的「Instant Cobot」解決方案,主打零整合負擔、快速部署,適用於堆棧、CNC 加工、AOI 檢測等場景,其軟體將手臂、視覺與人機介面整合於單一平台,內建 AI 視覺系統與預校正功能,讓使用者能以最低整合成本快速上手。
在應用場域上,達明已取得 SEMI S2 認證,穩固在半導體產業地位,也拓展食品、餐飲、製藥與醫療等新興領域,讓協作型機器人走入更多元產業,產品因具備安全性與輕量化優勢,也被導入服務業,如廚務應用與食品加工,公司亦探索結合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 方案,進一步延伸物流與巡檢等應用。
在技術上觀察,達明也致力於將 AI 工具化與平台化,讓使用者無需撰寫程式即可標註、訓練並佈署 AI 模型,未來公司將持續開發通用型 AI 模型,推動 AI 模型自動化訓練與雲端部署,以擴大智慧製造落地速度。
法人表示,達明目前全球銷售遍及 50 餘國,外銷比重超過 85%,主要市場涵蓋日、歐及北美市場,並與日商歐姆龍 (OMRNY-JP) 合作,借助其通路強化全球滲透力。目前達明亦在南韓、中、日、泰、美與荷蘭設有據點,透過在地即時服務,以鞏固「台灣製造」的國際競爭優勢,憑藉技術創新與完整布局,有望成為未來營運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