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只管「打鐵趁熱」 無視衰退信號 押注減稅和降息雙寬鬆

華爾街最熱門的交易策略「Run it hot(打鐵趁熱)」正推動美股屢創新高。
這一策略的核心邏輯在於,減稅和降息政策將共同為經濟「加熱」,從而激發新一輪的成長浪潮。
在這種策略的驅動下,交易員們似乎對疲弱的就業報告和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視而不見,反而全心擁抱降息將提振企業利潤的前景。分析師們則警告,投資者可能正在「誤讀」當前的經濟狀況。
市場表現強烈印證了這種樂觀情緒。上周,道瓊指數首次突破 46000 點大關,而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也紛紛觸及歷史新高。對利率前景敏感的兩年期美債殖利率跌至 3 年來最低,反映出市場對降息的強烈預期。
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 Alliance Bernstein 股票主管 Nelson Yu 表示,美國經濟仍在成長,並未「跌落懸崖」,若聯準會能開始降息,這對於風險資產而言應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環境。
然而,這種高漲的樂觀情緒與主流經濟敘事中的一些擔憂形成鮮明對比。修訂後的就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3 月的 12 個月內,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比最初報告少了 91.1 萬個。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 David Kelly 認為,有證據表明經濟正在逐步放緩,這將對製造業或零售等周期性行業構成壓力。他進一步指出,如果股市認為降息對整體經濟和盈利能力有利,這純粹是誤判。他強調,當聯準會降息時,它傳達的信號是聯準會害怕經濟衰退,這反而會讓大家也開始害怕衰退。
「Run it hot」這一術語的推廣者、Unlimited Funds 執行長 Bob Elliott 也對此持懷疑態度。他指出,儘管很少有人預測經濟會陷入衰退,但即使只是經濟成長放緩,也可能會讓那些已經預期企業利潤將大幅成長的投資者感到失望。
Elliott 表示,看漲者認為疲軟的就業數據已成過去,經濟將在下半年明顯反彈,但他尚未看到證據。此外,債券市場的走勢也揭示了投資者更為複雜的心態。
通常情況下,當投資者預期經濟放緩時會買入債券,而近期美國國債的漲勢符合這一邏輯。然而,一些交易員對長期債券同樣上漲感到困惑,他們認為,如果經濟真的如「Run it hot」所預期的那樣反彈,那麼通膨和經濟過熱問題將重回前台,這反而可能推動長期利率回升。
在傳統認知中,美國消費驅動型經濟下,強勁經濟與疲軟勞動力市場難以並存。然而,AI 熱潮的興起,可能正在重塑這一經濟敘事。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指出,許多衡量消費者實力的指標,如航空旅行和餐廳預訂量,依然保持堅挺,這表明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可能更多與移民減少有關,而非經濟放緩。
此外,更低的借貸成本,也可能為 AI 領域的投資熱潮再添一把火。上周三,甲骨文 (ORCL-US) 宣布與三家客戶簽訂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約,顯示其在 AI 競賽中佔據了超預期的市場地位,其市值當天飆升 2470 億美元。
Pimco 經濟學家 Tiffany Wilding 表示:「我們看到科技投資周期正在底層提供支持,因此我們仍有充分理由認為經濟會保持良好。但我們對勞動力市場的擔憂確實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