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烏克蘭加大對俄羅斯石油工業的戰爭!油價飆升風險升高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烏克蘭加大對俄羅斯石油工業的戰爭!油價飆升風險升高。(圖:Shutterstock)
烏克蘭加大對俄羅斯石油工業的戰爭!油價飆升風險升高。(圖:Shutterstock)

烏克蘭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利用無人機將戰火從前線延伸至俄羅斯經濟心臟地帶,其石油精煉廠與出口設施已成為主要打擊目標。基輔方面認為,此舉旨在切斷俄羅斯軍隊的燃料供應,並重創克里姆林宮的石油收入。

週五(12 日),烏克蘭聲稱在一場動員超過 200 架無人機的行動中,成功襲擊了處理俄羅斯近半數海運原油出口的設施。

此次攻擊主要集中在與芬蘭和愛沙尼亞接壤的列寧格勒地區,再次凸顯了烏克蘭打擊俄國縱深戰略目標的能力。在此之前,已有多座對俄羅斯國內燃料供應非常重要的煉油廠遭到襲擊。

然而,烏克蘭的策略也引發了西方盟國的擔憂。長期以來,盟國對於任何可能擾亂全球石油與燃料供應鏈的行動皆表達審慎態度。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國內燃油短缺加劇 價格飆升

在週五的大規模空襲之前,烏克蘭已持續鎖定為俄羅斯民眾提供汽油、柴油等燃料的關鍵工廠進行打擊,不僅限制了俄羅斯的產能,也證明基輔有能力影響俄國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今年八月正值夏季駕車高峰期,烏克蘭無人機對俄國主要煉油廠發動了至少 13 次攻擊,超過了前七個月的總和。其中,位於俄羅斯人口最密集地區的煉油廠受到的攻擊強度更是前所未見。

8 月份,烏克蘭顯著加強了對俄羅斯煉油廠的攻擊,使最初僅出現在偏遠地區的汽油短缺問題,如今正逐漸向首都莫斯科蔓延,聖彼得堡國際商品交易所(SPIMEX)的燃油批發價屢創新高。

雖然目前受創最嚴重的是俄羅斯不自行生產燃料的獨立經銷商,但若基輔持續其攻勢,大型石油公司也可能面臨供應壓力。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俄羅斯石油高層瓦庫連科(Sergey Vakulenko)表:「到目前為止,短缺情況尚屬有限,更多是價格和排隊的問題。這些問題尚未對經濟造成阻礙,但確實為公眾製造了麻煩。」

儘管如此,這已引起俄羅斯當局的關切,並成為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與能源部的重點議程。

為此,俄羅斯已下令禁止汽油出口,並指示煉油廠優先確保國內柴油供應,限制了相關產品的對外運輸。

烏克蘭攻擊頻率與規模空前

頻繁的襲擊迫使一些俄羅斯頂級煉油廠停產數日以進行緊急維修,導致俄羅斯八月份的原油加工率降至 2022 年 5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例如,日產能 30 萬桶的盧克石油(Lukoil PJSC)伏爾加格勒(Volgograd)煉油廠,在今年一月至八月間至少遭到五次攻擊。

日產能高達 34 萬桶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梁贊(Ryazan)煉油廠也至少被鎖定四次。而合計日產能達 48.5 萬桶的薩馬拉(Samara)煉油廠群,更是遭受了至少七次襲擊。

這與戰爭前兩年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的無人機襲擊多半針對俄羅斯南部規模較小、影響有限的獨立煉油廠。

進入 2024 年後,打擊範圍擴大至全國主要設施,但由於鮮少重複攻擊同一目標,煉油廠尚有時間修復,損失相對有限。

國際能源署(IEA)在最近的報告中估計,2025 年八月份的襲擊導致俄羅斯約 25 萬桶 / 日的原油加工產能停擺,約佔全國煉油總量的 5%,但部分機構的估算更高。

西方盟國立場謹慎 全球油價恐受波及

目前沒有跡象表明烏克蘭的行動得到西方的支持。烏克蘭盟國長期以來一直避免採取可能擾亂全球石油供應的行動。

對基輔而言,風險在於若行動過激,可能推高全球燃料價格,進而影響與歐美國家的關係,畢竟抑制通膨與維持經濟增長仍是西方國家的首要任務。

戰爭爆發後,俄羅斯位於波羅的海的兩大港口:普里莫爾斯克(Primorsk)和烏斯季盧加(Ust-Luga)絕大部分出口原油已轉向中國和印度,而在戰前,其主要流向為歐洲。

據知情人士透露,烏克蘭稱最近在波羅的海的攻擊一度導致該地區最大石油裝載港普里莫爾斯克的原油作業暫停。同時,為另一重要出口設施烏斯季盧加港輸送原油的三個泵站也成為目標。

儘管克里姆林宮未證實此次波羅的海襲擊事件,但列寧格勒州長已在社群媒體上承認,普里莫爾斯克港一艘停泊的船隻遭無人機擊中後起火,但火勢已被撲滅。

全球風險管理公司(A/S Global Risk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師 Arne Lohmann Rasmussen 評論道:「事實上,最有效的制裁其實是烏克蘭的『制裁』,也就是對俄羅斯能源設施的無人機攻擊。」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