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半年內第三度訪白宮!以色列總理周一再晤川普 中東局勢將迎來新拐點還是新危機?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外電
今年2月尼坦雅胡亦曾訪美並前往白宮會見川普(圖:Shutterstock)
今年2月尼坦雅胡亦曾訪美並前往白宮會見川普(圖: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美東時間周一 (7 日) 於白宮迎接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來訪,這是自他今年 1 月上任以來,以色列總理第 3 度訪問白宮。

這場高層會談不僅承載著兩位領導人對中東和平的期許,也為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局勢帶來新的可能性。數月前,中東還深陷戰火與緊張對峙,如今卻似乎迎來外交斡旋的機會,同時也讓此會備受外界關注。

加薩局勢將是兩人此次會晤的重要議題之一。過去數月裡,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讓全球目光聚焦於此,但近期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卡達斡旋下恢復間接談判,試圖達成一項為期兩個月的停火協定,不僅為飽受戰火摧殘的加薩人民帶來喘息之機,也為川普和尼坦雅胡提供一個展示外交成果的舞台。

知情人士透露,以軍高級將領 Eyal Zamir 向尼坦雅胡政府建議優先達成一項人質釋放協定,因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恐危及人質生命,而繼續削弱哈馬斯的收益已不明朗。尼坦雅胡在啟程赴華府前也公開表示,他致力於解救以色列人質,同時希望通過外交努力擴大以色列與穆斯林國家之間的關係,顯示加薩停火不僅是當前最可行的目標,也可能是通向更廣泛區域和平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伊朗的局勢也為此次會晤增添了更多複雜性。在美國和以色列的聯合軍事打擊下,伊朗的核計劃據稱已倒退一至兩年。德黑蘭近期釋放出可能重返核談判信號,但前提是必須符合其提出的條件。

美國特使 Steve Witkoff 正試圖推動一項協定,通過解除對伊朗的制裁換取對其核活動的嚴格限制。

然而,伊朗是否會放棄鈾濃縮計劃,轉而依賴外國核燃料供應,仍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特朗普曾明確表示,他希望緩和美國與伊朗長達數十年的敵對關係,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無疑為此次會晤增添了更多看點。

此外,兩人會晤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目標是推動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2020 年簽署的《亞伯拉罕協定》為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等穆斯林國家打開外交大門,而沙國被認為是這一進程中最重要,但也最具挑戰性的潛在夥伴。

川普在今年 5 月訪問沙國時曾公開表示,他夢想將沙國納入《亞伯拉罕協定》,並承諾避免在中東進行軍事干預或國家重建,但沙特多年來始終堅持,任何關係正常化的前提都必須包括以色列同意為巴勒斯坦建國鋪平道路。加薩衝突的持續發酵在阿拉伯世界引發了對以色列的強烈反感,這進一步加大了沙國降低這一條件的政治難度。

儘管川普與尼坦雅胡在許多問題上立場相近,但兩人之間的分歧依然存在,後者一再拒絕永久結束加沙衝突的呼籲,堅持要求徹底摧毀哈馬斯的軍事能力,而川普則更傾向於通過外交手段迅速展現成果,以鞏固其「和平總統」的形象。

此外,川普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也可能讓談判進程充滿變數,而尼坦雅胡的國內政治壓力也可能限制其在關鍵問題上的靈活性。

美國駐以色列前大使 Daniel Shapiro 指出,如果加薩停火無法持續超過 60 天,或伊朗繼續隱藏高濃縮鈾並威脅提升濃縮水準,當前的機遇可能會迅速消逝。

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始終是中東和平進程的核心障礙之一。沙國等阿拉伯國家明確要求以色列為巴勒斯坦建國提供明確路徑,但當前以色列國內輿論卻對此強烈反對。

許多以色列人認為,在哈馬斯攻擊後同意巴勒斯坦建國無異於對其行為的「獎勵」,並可能威脅以色列的長期安全。這種民意壓力使得尼坦雅胡在與阿拉伯國家的談判中難以做出實質性讓步,從而可能阻礙以色列與沙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

伊朗核談判的進展同樣充滿不確定性。儘管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精準打擊削弱其核能力,但伊朗並未表現出放棄鈾濃縮的明確意願。川普希望通過外交手段緩解美伊緊張關係,但這需要伊朗在核限制問題上做出實質性妥協,而伊朗態度尚不明朗。

此外,美國軍事行動的成功也為川普在與尼坦雅胡的會晤中贏得了更多話語權,但如何利用這一優勢推動外交突破,仍是一個需要謹慎權衡的難題。

兩人此次白宮會晤,無疑是中東局勢的一個關鍵節點。加薩停火、伊朗核談判、以色列與沙國關係正常化,這些議題不僅關乎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將深刻影響川普和尼坦雅胡的政治遺產。

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成功的關鍵在於雙方能否克服分歧、抓住時機,並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找到平衡點。

未來數月,加薩的戰火能否平息、伊朗的核計劃能否受控、沙國與以色列的關係能否邁出關鍵一步,都將成為考驗川普外交手腕的重要指標,他跟尼坦雅胡這場會晤恐將成為中東歷史的一個轉捩點,也可能只是又一次充滿希望卻難以兌現的外交嘗試。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