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觀察〉情牽7年終歸分離 LINE Pay將空降電支霸主 iPASS MONEY恐需療傷期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觀察〉情牽7年終歸分離 LINE Pay將空降電支霸主 iPASS MONEY恐需療傷期。(圖/公司提供)
〈觀察〉情牽7年終歸分離 LINE Pay將空降電支霸主 iPASS MONEY恐需療傷期。(圖/公司提供)

國內電子支付市場將出現天翻地覆的大洗牌,LINE Pay 與一卡通 iPASS MONEY 情牽 7 年終歸要分離,連加網路已於 2 月透過子公司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一卡通 iPASS MONEY 近日正式官宣,雙方將於今年底分手,業界人士分析,LINE Pay 極有可能已經已經取得核可函,並按照推演的劇本走下去,讓雙方陣痛都能少一些,不過,LINE Pay 在用戶數及代理收付實質交易金額上擁有絕對優勢,加上已建構完整生態圈,未來升格電支後可望直接空降龍頭寶座,而 iPASS MONEY 則要擔心 700 萬用戶是否真能無縫轉移,避免成為呆戶。

回顧雙方合作歷史,LINE Pay 於 2017 年底投資一卡通公司 3.4 億元,取得近 3 成持股,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希望透過策略聯盟補足 LINE Pay 沒有電支執照的劣勢,2018 年更推出「LINE Pay 一卡通帳戶」,將一卡通電子支付功能整合至 LINE Pay 平台中,隨著規模壯大,雙方經營策略開始出現分歧,2021 年 LINE Pay 全面出清持股,「LINE Pay Money」也更名為「一卡通 MONEY」,但雙方仍維持合作關係。

LINE Pay 近幾年業績快速成長,也是最早由虧轉盈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升格電支傳聞已久,但其日均代收付餘額始終保持在 20 億元申設電支門檻之下,維持第三方支付業者身份,據了解,金管會、經濟部與數發部這幾年都有持續關切 LINE Pay 是否轉為專營電支,不過,與一卡通公司的合作關係並非一時半刻就能馬上切割。

LINE Pay(7722-TW) 去年 12 月從興櫃轉上市,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一度躋身千金股;今年 2 月,金管會證實,已經收到連加網路自主遞件申請電支執照,將透過子公司來經營電子支付機構的業務,名稱為「連加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 7 月 2 日,一卡通公司宣布,今年底將與 LINE Pay 正式分手,所有原先在 LINE Pay 錢包中的 iPASS MONEY 功能,包含生活繳費、儲值、提領、好友轉帳、付款等,都將於 2026 年 1 月 1 日起轉移至「一卡通 iPASS MONEY」 APP ,新商戶註冊服務則從 7 月 3 日起移轉至一卡通官網「商家專區」。

外界關注 LINE Pay 電支執照何時審核通過?銀行局官員仍稱,此案尚在審查當中,因為 LINE Pay 多次補件。然而,業界人士分析,LINE Pay 極有可能已經取得執照,但必須先讓一卡通體面的說分手,並給予一些時間,讓商戶及使用者能夠有效轉移到 iPASS MONEY 專屬 APP,避免一場狗血的電支雙雄廝殺戲碼。

一卡通 iPASS MONEY 用戶數即將突破 700 萬大關,為全台用戶數最多的電子支付業者,高用戶數雖是板上釘釘,但代收付金額將是最大的挑戰,以往消費者習慣點開 LINE Pay 錢包透過 iPASS MONEY 進行好友轉帳、付款、繳費等,明年起要改用專屬 APP,如何無縫接軌難度確實相當大,恐有許多用戶會成為呆戶。

不過,一卡通公司早就想好退路,與「外籍移工小額匯兌」公司東聯互動 (7738-TW) 結盟,今年初正式展開合作,希望透過四國移工線上匯兌業務來補足缺口。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統計至今年 5 月底,全台移工總人數達 83.7 萬人。

LINE Pay 目前用戶數已超過 1310 萬戶、全台支付據點超過 61 萬處、綁卡數突破 1950 萬張,約佔全台市場流通卡數的三分之一,擁有龐大的生態圈,因此,升格電支也要面臨系統轉換大工程,且必須提前公告讓商戶、消費者及投資人知悉,業界人士研判,LINE Pay 升格電支極有可能與切割 iPASS MONEY 同步在 2026 年元旦起生效,預期最晚第三季就要對外公布是否取得電支執照。

國內目前共有九大專營電支業者,用戶數前三大分別為一卡通、街口及全支付,代收付金額前三大則為街口、全支付、一卡通,展望 2026 年,若是 LINE Pay 成功轉型電支,無論是在用戶數或代收付,屆時可望直接空降龍頭寶座,市占將會大洗牌。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