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國否決《終結加密腐敗》修正案!美政客只想發幣謀取私利?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國否決《終結加密腐敗》修正案。(圖:Shutterstock)
美國否決《終結加密腐敗》修正案。(圖:Shutterstock)

週二(1 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宣布,其提出的《終結加密領域腐敗》(End Crypto Corruption Act)修正法案遭到否決。

該法案原擬禁止當選官員藉由參與加密貨幣項目謀取私利,但最終僅以 46 票贊成、54 票反對未能通過。默克利在社群媒體上直言:「任何當選官員都不應能夠借加密貨幣計劃來兜售影響力、中飽私囊。」

這項修正案主要針對的是官員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的行為,無論是投資、代言、推廣或顧問身份,一律不得圖私利。

默克利試圖設立一道防火牆,阻止政商勾結,尤其是隨著打著 Web3 名號發幣圈錢、拉政客站台的行為日益增多,讓權力與金錢之間的界線愈加模糊。

美國政界與加密市場關係日趨緊密

事實上,美國政界與加密市場的關聯已非新聞。從美國總統川普公開發幣、議員持有大量加密資產、到候選人藉 NFT 募款競選,政治人物涉入加密產業的方式愈來愈多元。

若無法有效立法限制,恐將形成「有權者保護項目、有幣者左右政策」的惡性循環。

這次表決中,贊成法案的多為民主黨議員,而反對票則主要來自共和黨。反對方的理由包括:「不應限制官員的私人投資自由」、「此舉可能抑制創新」、「Web3 需要政界盟友」等。

但也有觀察指出,部分反對者與加密項目存在利益關係,這場否決可能反映的是「權力自保」。

美國政治倫理顯得最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雖是加密創新重鎮,卻在政治倫理上顯得最混沌不明。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在官員涉幣方面則已有較明確規範。

例如新加坡嚴禁官員推廣任何金融商品,香港雖對區塊鏈友好,卻設有官員審查制度;歐盟則推動《MiCA 法案》,力求提高代幣持有與推廣的透明度等。

從市場角度來看,美國法案遭否可能被視為短期利多,加密政治化行為暫不受限制。但從產業長期發展來說,這樣的「模糊地帶」反而是風險根源。

對那些致力於技術與產品創新的 Web3 團隊而言,若政策能被幣圈資本收買,那麼 Web3 與傳統金融將無異,信任根基將岌岌可危。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