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川普美製iPhone願景是童話故事

華爾街分析師週五 (23 日) 直言,美國總統川普對美國製 iPhone 的構想是不切實際的「童話故事」。
川普於週五公開警告蘋果,若未將銷往美國的 iPhone 生產線遷回美國,將對其產品課徵至少 25% 的關稅,導致蘋果股價挫跌超 3%,延續第八個交易日頹勢,本週累跌約 7.5%。
川普在自家平台 Truth Social 上發文表示:「我早已告知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我期望所有在美國販售的 iPhone 都必須在美國境內製造,而非印度或其他地方。若不如此,蘋果將需繳交至少 25% 的關稅。」

然而,華爾街多數分析師對川普的主張抱持懷疑態度。
Evercore ISI 分析師指出,若將 iPhone 製造移回美國,僅人工成本就會使製造成本增加超過 50%,遠高於川普所提關稅水準,即使面臨全球 50% 的關稅,也不具經濟誘因將生產線移回美國。
Wedbush 證券分析師 Dan Ives 也表示,美國製造 iPhone 不僅成本高昂,預估每部手機售價將突破 3,500 美元,遠高於目前約 1,000 美元的定價。他直言:「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童話故事。」

Ives 補充,若蘋果真要在美國量產 iPhone,需耗時 5 到 10 年建立完整供應鏈與產能。他並警告,這樣的政策將「永久改變美國科技業的結構與競爭力」。
信評機構 Gimme Credit 分析則認為,美國短期內難以提供足夠的熟練勞工與製造基礎設施,即便遷回,也勢必仰賴進口零組件,特別是仍多數來自中國的關鍵零件。
數據顯示,印度在截至今年 3 月的一年內,已為蘋果代工生產超過 4,000 萬支 iPhone,約佔全球總量的 20%。蘋果預計在 2026 年底前,將多數銷往美國的 iPhone 轉由印度供應。
蘋果主要供應商、台灣科技巨頭鴻海計畫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投資 15 億美元,興建一座顯示器模組工廠,有助於協助其長期合作夥伴蘋果推進製造基地「去中化」的策略,進一步強化在印度的供應鏈布局
面對供應鏈持續外移、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及美國政府的加壓,蘋果官方目前尚未就此事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