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焦點】 下一波衝擊前的資產佈局 新光證券:首選「去全球化免疫體質」公司

過去,風險來臨時,大部分時間我們能依賴「無腦買美債」來避險。但現在,這條老路正被悄悄封死。當川普重新掀起貿易壁壘、全球資金鏈條遭去全球化重構,殖利率不再是回報,而是壓力。美債不再安全,美元也不再神聖。這是一個「資產定價公式正在重寫」的時代。
新光證券表示,2025 年 4 月 7 日,川普拋出「擴大中國商品關稅」政策,美國科技股瞬間跳水,台股同步重挫 2065.87 點,資本市場陷入「人造熊市」驚魂。但幾週後,市場快速回升。到 5 月 21 日,台灣加權指數幾乎回到政策公告前的水準,美股更創下局部反彈高點。但這場劇烈下跌與急速反彈,並非基本面改善,而是「市場對川普慣性喊價又妥協」的投機反應。事實上,多重風險仍未解除。

新光證券指出:過去美國長期以來有意塑造的美元霸權金融體系模式如下:
美國向全世界大量進口商品 → 向全世界輸出美元 → 用美債吸引全球資金回流投資收回美元 → 完美循環支撐美國赤字與資產價格
然而川普在 2018 年第一任期開始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2025 年更極端地回 歸,打破了這條鏈條。因此全球對美債的信任出現裂痕,如中國至 2024 年 3 月,減持規模約 3,000 億美元,減幅約 28%,而日本 2024 年起也開始轉向內債與日圓避險。
新光證券認為,當下一輪市場震盪來臨時,美債與美元未必再是主流避險資產。而避險,不再是「什麼都不管買美債」;而是精挑細選那些不被關稅、政治、全球化崩解影響的資產。
新光證券找出了這些「去全球化免疫體質」公司
在台股中,若用以下條件交叉篩選,就能找到少數真正「政策與全球供應鏈免疫體質」的優質企業:
• 高度內需導向,與出口無關
• 穩定現金流或訂閱式收費模式
• 長期穩定配息、殖利率高於定存
• 股價波動性低(Beta 值低)
>>> 「去全球化免疫體質」公司 觀看完整內容請至新光證券研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