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公債不再安全?美日英長債殖利率飆 5月崩盤還沒完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公債不再安全?美日英長債殖利率飆 5月崩盤還沒完 (圖:Reuters/TPG)
公債不再安全?美日英長債殖利率飆 5月崩盤還沒完 (圖:Reuters/TPG)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債市的「5 月崩盤」正往更糟的局勢發展,美國長天期公債周三 (21 日) 遭拋售,日本、英國公債也難以倖免,政府債券儼然不再是安全避風港。

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收盤周三升破 5%,這個景象之所以駭人,是因為 5% 是 30 年期美債過去 20 年來的常態上限。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三收在 4.595%,也超越心理關卡 4.5%。

殖利率上升給投資人將資金解鎖、暫時離場的機會,但也打壓限有公債的價值,因為殖利率通常與價格反向而行。

雖然以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 4.5% 的水準,沒有像 2007 年或 2023 年衝上 5% 那麼可怕,但今年重新浮現的債市動盪,已經削弱了市場對美債作為資金避風港的信心。

日本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 3.1872%,創 2006 年有紀錄起的盤中歷史新高,40 年期殖利率也刷新盤中紀錄。

英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也上揚,雖然升幅沒有那麼驚人,但也抵達 4 月中旬以來的高點。

造成美債崩盤的因素,是結構性問題和擔憂經濟的結果。對價格敏感的投資人——如避險基金和共同基金——最近比對價格較不敏感的央行等買家,更佔據債市主導地位。在經濟方面,美國總統川普的稅改持續推進,這可能讓美國到 2034 年以前的債務增加 3.3 兆美元。債務膨脹是債券投資人的惡夢,因為可能威脅到政府償付的能力。

Nuveen 固定收益策略主管 Tony Rodriguez 說:「我們對 (債券) 提前反映的狀況感到驚訝。重點是,大家看不到政府支出實際上會有被刪減的證據。」

關稅是另一個痛點,很可能拖累美國經濟成長,當成長降溫,通常會促使投資人尋求避險,導致債券殖利率下降。但經濟成長減速也可能代表政府稅收減少,導致政府債務進一步增加。

單靠美國企業支付給政府的進口關稅稅收,對抵銷債務膨脹的效果很有限。最近貿易談判進展付之闕如,加深投資人擔憂。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雖然川普宣布暫停對等關稅,但美國整體關稅稅率已來到 17.8%,是 1934 年以來最高。

這些因素加總起來,推高了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的「期限溢價」(term premium),也就是投資人要求持有 10 年期美債、而非單純在未來 10 年反覆投資於短期證券,所獲得的額外收益。目前的期限溢價為 0.7581%,只比 4 月觸及的歷史新高 0.8439% 低一點。

日本公債殖利率上升的因素,則是因為日本銀行 (央行) 正試圖縮減購債,啟動一個世紀以來的策略轉向。日本本周標售 20 年期公債結果比預期疲軟,讓人擔憂未來日本公債失去日銀買盤,可能無人補上這個缺口。

美銀證券公司全球利率和匯率研究團隊表示,這是「債券殖利率曲線陡峭的大爆炸」(big bang bond steepening),陡峭指的是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上升速度超越短債殖利率,通常反映市場預期未來會有更高的通膨、經濟成長或政府發債壓力。

美銀證券表示:「我們相信,陡峭化的風險在美國較為顯著,其次是日本、歐元區和英國。」

目前歐洲債券的拋售情況溫和一些,部分原因是政府支出還沒有引發重大擔憂。德國雖然宣布預算支出將有歷史性的擴增,但投資人似乎還不太擔心,這可能是因為德國的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比還在相對健康的 63%,是歐洲數一數二低。美國的債務 GDP 比達到 122%。

換言之,巴隆表示,在美國支出獲得控制之前,債市恐怕難有寧日。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