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降關稅後:中國企業搶發貨 碼頭工人加班 運費醖釀漲價

隨著中美兩國將關稅降回至「解放日」前的水準,先前受到壓抑的市場情緒迎來爆發,中國對美國的貨物運輸量出現了顯著的反彈與激增。根據多家航運公司及產業追蹤機構的數據顯示,貨櫃預訂量在短時間內飆升,企業緊急恢復下單並要求加速出貨,港口貨運活動也異常繁忙,相關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搶眼。
關稅生效後運量大減
在此次貿易情勢轉變之前,全球海運市場,特別是中美航線,曾受到美國先前關稅政策的嚴重衝擊。美國在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的計畫後,導致美國進口商的貨櫃預訂量急劇下降。
根據供應鏈數據公司 Vizion 先前的估計,在美國關稅生效前的七天裡,全球貨櫃預訂量下降了 49%,而美國的進口量更是下降了 64%。市場分析公司 Xeneta 的數據也顯示,自今年 1 月 1 日以來,從中國到美國西岸和東岸的平均現貨運價分別下降了 56% 和 48%。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許凱指出,根據近期航運數據,中國運往美國的貨櫃貨物抵達量在今年第 17 周 (約 4 月 21 日) 達到高峰。考慮到三到四周的海上運輸時間,這反映了在美國關稅生效前市場出現了一波「搶運潮」。然而,隨後的兩周,到達量顯著下降,明顯受到了關稅政策的影響。
戲劇性轉變
情勢在中美達成並實施關稅調整措施後發生了巨大轉變。特別是美東時間 5 月 14 日凌晨 00:01 起,美國如期撤銷了 91% 對中新增關稅,並暫停了 24% 的對等關稅 90 天。同時,先前稅率高達 120% 的小包裹稅也降低至 54%。這項調整如同夏季暴雨前的第一聲悶雷,瞬間釋放了壓抑已久的市場情緒。
陸媒報導,外貿群組中立即傳出「美線爆了,爆單!」、「所有人快把貨發出來,明天運價要漲!」的訊息。
來自各方的數據強烈佐證了這一波出貨熱潮。貨櫃追蹤數據軟體提供商 Vizion 的數據顯示,在中美達到貿易「休戰」後,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升近 300%」。
Vizion 的策略業務發展副總裁 Ben Tracy 確認了這一反彈。具體數字顯示,截至本周三 (5 月 15 日) 的七天內,從中國到美國的平均貨櫃運輸預訂量激增 277%,達到 21,530 個廿呎標準貨櫃 (TEUs)。相比之下,前一周 (截至 5 月 6 日) 的七天平均預訂量僅為 5,709 TEUs。
德國貨櫃航運公司赫伯羅德 (Hapag-Lloyd) 表示,在本周的前三天,該公司在美中航線上的預訂量較上月同期增長了 50%。該公司執行長 Rolf Habben Jansen 表示,他預計中美之間的貿易量將會激增,而這在過去幾天已經有所體現。
貨運代理公司 Flexport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Ryan Petersen 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指出,「自貿易協議生效的第一天起,我們從中國到美國的海運預訂量增加了 35%」。他預計「大量積壓的訂單即將到來,船舶 (艙位) 很快就會售罄」。
企業界感受明顯
這股熱潮也體現在企業層面。浙江一家從事 canned food 出口業務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當前措施達成後,「幾乎所有我們的美國客戶」都恢復下單,並緊急要求加快出貨。義烏的貨運代理周先生也表示,在主要關稅下調後,他的業務迅速反彈,公司正在處理大量出口貨物。他提到美國客戶正爭相接收訂單,雖然關稅仍存在,但當前稅率遠比之前更能接受。
物流公司 ITS Logistics 的全球供應鏈副總裁 Paul Brashier 表示,他的客戶在中國有數千個預裝好的貨櫃,隨時準備出貨。他預計,未來四到六周內貨櫃運輸量將會進一步激增。他稱這個 90 天的暫停期是「從中國進行供應鏈規畫的關鍵時刻」。
美國物流資訊提供商 Samezip 創辦人 Lucas Zheng 指出,出口商和物流公司已經開始恢復或下達數百個貨櫃的新訂單,以補充或儲存因高額關稅而中斷跨太平洋貿易約七周後枯竭的庫存。
這場出口熱潮的另一端是美國客戶的熱情下單。深圳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感嘆,客戶要求將上季度取消的訂單全部補回,幾乎是在電話裡被「催著簽單」。上海一家製造遮陽設備的企業更是在聲明發布當晚就接到了超百萬元的美國訂單。許多美國客戶的庫存因先前的關稅激增而暫停訂單已見底,此次和談後可能會引發一波囤貨潮。
航運股一夕飛天
港口也隨之進入「與時間賽跑模式」。碼頭工人連夜加班,鹽田、寧波、東莞等出口重鎮的集卡車排起長龍,港區燈火通明,調度中心全速運轉。有司機調侃這不是「搶倉」而是「搶票」,錯過一次要多花好幾萬元。
對於運費,運去哪美線航管專家智磊指出,隨著美線出貨量的不斷增長,接下來運價也會水漲船高。許凱表示,美國零售商在當前情況下將顯著增加囤貨量,這可能導致班輪公司短期內出現貨櫃空間短缺和運價潛在激增。但他同時補充說,運費持續長期上漲的動能仍然不足。
伴隨著這場「搶灘熱」的還有「股市熱」。受積極消息驅動,航運股周三繼續強勁上漲,帶動運輸類股走高。多支航運股漲停或漲幅超過 10%。例如,江蘇飛力達收盤價上漲 20.05%,寧波海運上漲 10.12%。5 月 14 日下午,A 股港股集體拉升,滬指時隔 35 個交易日重返 3400 點,恒指、恒科指雙雙漲超 2%,集運指數 (歐線) 主力合約直接漲停,相關板塊輪番上漲,以紅盤回應「談判落地」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