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2050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上看5兆美元!摩根士丹利:中國正領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50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上看5兆美元!摩根士丹利:中國正領先。(圖:Shutterstock)
2050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上看5兆美元!摩根士丹利:中國正領先。(圖:Shutterstock)

相較於美國,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研發上似乎正領先。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Humanoid Horizons: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US & China》,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爆發式成長,其中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與政策扶植方面已明顯領先美國。

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市場將在未來數十年內迅速擴張,到 2050 年全球年收入預估將達近 5 兆美元,累計安裝量更有望突破 10 億台,成為下一個顛覆性的科技趨勢。

中國人形機器人政策強力推進,投入 1670 億元人民幣扶植產業

根據報告,自 2023 年中國工信部發布政策以來,各地政府積極設立產業基金、扶植創新企業,2023 到 2025 年間投入總額達 1670 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涵蓋技術研發、產能擴張與供應鏈整合,為中國企業提供強大後盾。

與此同時,美國雖積極重建製造業與自動化基礎,但在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與國家政策支持方面仍顯不足,與中國的差距持續擴大。

「Humanoid 100」指數顯示中國領先地位

此外,摩根士丹利編製的「Humanoid 100 指數」顯示,截至 2025 年 4 月,中國企業占據前 10 強中的 7 席。該指數自年初至今上漲 4.6%,大幅領先標普 500 指數

報告指出,中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指數年漲幅達 22%,零組件企業更高達 24.5%,反映中國在製造與硬體整合方面的全球競爭優勢。

從 2020 到 2024 年間,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達 5925 件,遠超美國的 1474 件。加上企業積極開源核心技術、共享模組化設計,強化產業信任度並降低技術門檻,進一步擴大中國的領導優勢。

同時,2023 年以來,「人形機器人」在中國企業財報與新聞報導中的出現頻率大幅提升,成為科技投資熱點。

中國新創如 Unitree Robotics、EngineAI、Fourier Intelligence 亦推出多款機器人與智慧模組,涵蓋教育、零售、工廠自動化等應用場景。車企如比亞迪 (002594-CN) 亦投資機器人新創,展現 AI 與電動車產業整合趨勢。

特斯拉、OpenAI、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加速追趕

為追趕中國的領先,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早先也宣布,預計 2025 年將量產數千台「Optimus 人形機器人」,2030 年達百萬台。不過,中國對永磁材料出口限制迫使其進行產品設計調整。

其他科技大廠如蘋果 (AAPL-US) 、Meta(META-US) 、OpenAI、Hugging Face 等也陸續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招募研發人才並收購相關公司。例如 OpenAI 成立機械部門,Hugging Face 收購法國 Pollen Robotics,凸顯技術整合的重要性。

現代汽車、美的集團 (00300-HK) 、東風汽車等企業已在其美國或中國工廠導入人形機器人,用於物流、製造與銷售,顯示該技術正邁向商業落地與規模化部署。

最後,報告指出,美國近期加徵關稅可能推高本土製造成本,促使企業改採日本與韓國供應商作為替代來源。但隨著本土製造與自動化持續推動,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仍將穩定增長。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