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中東行施壓OPEC+ 恐反傷美國本土油商

由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 OPEC + 聯盟本月初宣布擴大增產,使國際油價跌至四年新低,令美國頁岩油業者面臨經營壓力。市場分析指出,當前每桶約 60 美元的油價水準,已讓許多業者的利潤幾近消失,恐迫使美國石油產能出現下修。
OPEC + 於 5 月 3 日宣布,6 月將每日增產 41.1 萬桶,與 5 月的增幅一致,遠高於原定逐步取消的自願減產規模。該聯盟成員原先承諾於 2024 年逐步解除共計每日 220 萬桶的減產措施,此次連續擴產意味著全球原油供應將大幅增加。

受此消息衝擊,5 月 5 日,西德州中質原油 (WTI) 期貨價格收在每桶 57.13 美元,布倫特原油收在 60.23 美元,雙雙寫下自 2021 年 2 月以來新低。安聯研究指出,這一價格水準已讓美國主要頁岩油產區,包括二疊紀盆地(Permian Basin)逼近損益兩平點,估計每桶 61 至 65 美元才可打平成本。
安聯 (Allianz) 經濟學家指出,在油價跌破 60 美元之際,業者獲利空間「已經壓縮到幾近為零」,部分企業不得不縮減資本支出與鑽井活動。
油氣營運商 King Operating Corp 執行長 Jay Young 坦言:「我們正面對一個棘手又不可預測的市場。」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5 月 6 日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預估 2025 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將下修至 1,342 萬桶,較先前預期減少 0.7%。根據市場追蹤機構 Oil Price Information Service 指出,若油價持續低迷,美國原油日產量可能會進一步滑落至 1,250 萬桶左右。
目前,美國活躍鑽井平台數量已連續兩週下滑,根據油服公司貝克休斯 (Baker Hughes) 最新資料,鑽井數減至 474 座,反映業者態度轉趨保守。
戰略能源與經濟研究公司總裁 Michael Lynch 指出,頁岩油業面臨來自「川普三重打擊」的壓力,包括:貿易戰導致經濟疲弱、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制裁可能鬆綁、以及川普向沙國施壓要求增產。
他表示:「在這樣的價格下,生產將持平甚至下滑,若進一步走低,可能出現裁員與產量減少。」
分析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此舉除意圖擴大市佔,也被視為對美國的政治釋善。川普預計下週出訪中東,行程包括沙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卡達,外界推測沙國此時擴產,可能是為川普訪問鋪路。
儘管川普曾承諾推動美國化石燃料增產,但在當前價格水準下,美國能源業者恐無力跟進增產要求,短期內頁岩油榮景難以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