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嗆:AI晶片為何不能回美國製造?川普一定會向台灣拿回來

美國川普總統強勢要求半導體製造回歸本土,多次提到「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說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四 (8 日) 再次將矛頭指向台灣,質疑為何人工智慧(AI)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難道不能在美國製造嗎?
盧特尼克在接受《福斯商業頻道》訪問時表示,雖然川普總統的最新一輪關稅並不適用於半導體,但川普仍在研究美國如何重新在晶片製造業站穩腳跟。
「川普將會深入研究這些問題。之後會討論如何將所有半導體製造業從台灣轉移回國內,美國必須在某個時候能夠保護自己。」盧特尼克說。
盧特尼克指出,美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發明與技術,例如 iPhone 和 AI 晶片等,但由於長期的貿易逆差,美國就像「養活全世界」一樣,單方面對外開放市場,而其他貿易夥伴卻對美國關閉大門。他強調,現在是時候讓貿易關係變得更加公平,讓其他國家也對美國敞開大門,並將製造業重新帶回美國。
他進一步質疑,為什麼這些重要的 AI 晶片必須在台灣製造?為什麼 iPhone 手機只能在台灣和中國生產,而不能在美國利用先進的機器人技術來生產?盧特尼克呼籲各大企業應積極在美國境內建造更多的晶片工廠,並表示一旦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能夠大幅超越其他國家。
此外,盧特尼克也高度讚揚川普的關稅措施,指出過去達成一項小小的協議往往需要耗費長達兩年的時間,但現在只需 90 天就能談成一筆大生意。他強調,將會努力把製藥、汽車以及半導體等產業的工廠都帶回美國,這將會大力帶動美國經濟的成長。
川普周三宣布,向所有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自 10% 的基準稅率開始,影響 185 個國家。台灣被徵收了 32% 的關稅。
川普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台灣透過搶走美國的晶片製造業務而變得富有。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全球 92% 最先進的微晶片均由台灣生產。
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在近日正式證實,川普政府計畫撤銷拜登政府時期針對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的限制措施,並將以新的規定來取代。這項政策的轉變,預計將為輝達等美國科技企業帶來重大的利多。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 CNBC 專訪時提到,若能將產品銷售到中國大市場,將為美國帶來可觀的收入和稅收,並能在美國本土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他表示,輝達將保持高度的彈性來應對各種狀況,無論政府制定何種政策,只要符合國家利益,輝達都將全力支持。
黃仁勳認為,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美國人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竭盡所能地去爭取勝利,贏得這場競賽。他強調,整個世界對於 AI 的需求非常強烈,美國應該盡可能地將卓越的 AI 技術推廣到全世界。
眾所周知,輝達 (NVDA-US)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圖形處理器(GPU)供應商,而這類晶片正是驅動當前 AI 熱潮的核心動力。因而,輝達的市值一度逼近 3 兆美元大關。今年 4 月 14 日,美國進一步宣布限制輝達向中國大陸出口其 H20 晶片,規定必須事先取得許可證才能出貨,這也使輝達在第一季度財報中認列高達 55 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此次美國商務部針對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開放出口的限制措施,將以新的規定來取代,顯示出美國在半導體產業政策上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