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獨立性受挑戰?川普言論恐拖累債市

MarketWatch 專欄作家 Brett Arends 週二 (6 日) 撰文指出,在當前美國經濟前景動盪不明的時刻,聯準會的獨立性不僅是貨幣政策的基石,更是全球債券市場信心的根本。但遺憾的是,這份信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總統川普。
外界普遍認為,儘管美國經濟成長放緩跡象浮現,聯準會仍可能在近期兩次會議上按兵不動。市場預期,最早要到 7 月,才有可能出現 1 碼的降息。
分析指出,川普的公開施壓使聯準會難以在當前時點進行降息,因為此舉恐被外界解讀為對白宮妥協,進而損害其政策公信力與市場信任。
一旦聯準會失去其獨立性地位,對美債的需求恐將受創,進一步推高殖利率,壓抑房貸利率下行空間。
目前,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為 4.33%,對應 30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高達 6.76%,遠高於去年夏季水準。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認為,只有當 30 年期利率降至 5% 時,房地產市場才會真正解凍。
許多屋主因無法放棄原本 3% 或 4% 的低利率房貸,選擇暫緩換屋與購屋計畫。
諷刺的是,部分經濟數據近期對川普較為有利。根據市場觀察,5 年期盈虧平衡通膨率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 已從 2 月的 2.6% 下滑至 2.33%。不過,這一改善被認為主要來自於 4 月初川普推動的「解放日」關稅政策所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
此外,亞特蘭大聯準銀行近期已將第二季經濟成長預估由 2.4% 大幅下修至 1.1%。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數據也顯示,製造業 4 月持續收縮,服務業則維持擴張。
儘管部分通膨壓力回落,但聯準會政策前景仍籠罩在政治干預的陰影之下。市場擔憂,川普將任命新的聯準會主席取代鮑爾,可能加深政策不確定性,並使國內外投資人對美國貨幣政策前景產生疑慮。
專家認為,若川普希望推動降息、重啟房市動能,最有效的方式可能不是施壓聯準會,而是維持沉默、讓市場恢復對聯準會獨立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