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美超微初步財報弱 盤後暴跌16%

美超微 (Super Micro)(SMCI-US) 周二 (29 日) 盤後公布的會計年度第三季 (截至 3 月 31 日) 初步財報數字低於分析師預期,導致該伺服器製造商盤後股價暴跌。截至發稿,跌逾 16%。
根據聲明,這些最新預估數據低於美超微先前給出的財測。新預估的營收區間意味著營收年增約 1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 200% 大幅成長。
Q3 初步財報關鍵數據 v.s. LSEG 預估
- 營收:45-46 億美元 v.s. 55 億美元
- 調整後 EPS:29-31 美分 v.s. 54 美分
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第三季期間,一些客戶的產品決策延遲,使得部分銷售遞延至第四季。」美超微也指出,由於較舊一代產品導致的庫存跌價損失提高,進一步影響業績表現。
此前,美超微預估第三季營收為 50 億至 60 億美元,每股盈餘為 46 至 62 美分。公司表示該季毛利率較前一季下降 220 個基點。
消息一出,競爭對手的股價也受到波及,截至發稿,戴爾 (DELL-US) 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 4.5%,慧與科技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US) 下跌約 2%。輝達 (Nvidia)(NVDA-US) 則跌約 1.8%。
這次的業績預告對美超微而言是雪上加霜。過去一年來,公司因延遲財報申報與空頭機構揭露的治理問題而飽受爭議。今年 2 月,美超微終於補齊 2024 會計年度與 2025 會計年度首兩季的財報,趕在那斯達克退市期限前完成補件。
美超微去年延遲提交年報後,會計機構安永 (Ernst & Young) 因治理疑慮辭任。公司於去年 11 月聘請 BDO 為新任會計。
儘管 2023 年因搭上 AI 熱潮與銷售搭載輝達處理器的伺服器產品,美超微股價暴漲超過三倍,但在去年第二季到第四季股價暴跌逾八成,市值大幅蒸發。
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今年 2 月在電話會議上向分析師表示,「如果供應鏈能跟上需求,我們有信心 2025 全年成長可望重現、甚至超越 2023 年的表現。」
在周二預告發布前,該公司股價在 2025 年已累計上漲 18%,表現優於整體科技股。美超微將於美東時間 5 月 6 日下午 5 點與分析師召開電話會議,進一步說明財報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