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阿里發布Qwen3系列大模型 中美AI競爭持續升溫

鉅亨網新聞中心
阿里發布Qwen3系列大模型 中美AI競爭持續升溫(圖:shutterstock)
阿里發布Qwen3系列大模型 中美AI競爭持續升溫(圖:shutterstock)

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集團宣布推出新一代大模型 Qwen3 系列,涵蓋 6 億至 2350 億參數規模,成為目前中國參數規模最大的開源模式之一。模型採用混合專家(MoE)架構,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突出,引發產業關注。同時,中美兩國主要 AI 企業的模型迭代速度持續加快,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Qwen3 技術亮點:參數規模與能源效率並重

據陸媒《財經》雜誌報導,Qwen3 系列包含 8 款不同規模的模型,支援從基礎問答到複雜任務的多場景應用。其中,旗艦型號 Qwen3-235B-A22B 經過 MoE 架構優化,在處理複雜任務時僅需啟動 220 億參數,顯著降低算力消耗。根據官方數據,其部署成本僅為同類競品的 60%,且支援 4 張英偉達 H20 晶片高效運作。

訓練資料方面,Qwen3 的預訓練資料量達 36 兆 token,涵蓋 119 種語言及方言,較前代 Qwen2.5 翻倍成長。儘管未揭露具體算力投入,但技術文件強調其在多語言理解、數學推理等領域的性能提升與國際頭模型(如 OpenAI o3-mini、GoogleGemini-2.5-Pro)處於同一梯隊。

中美競爭白熱化:日均一款新模型問世

2025 年初至今,中美 10 家頭部 AI 企業已發表或更新 14 款基礎大模型,平均每 8.5 天推出一款新品。這一節奏凸顯產業「規模定律」(Scaling Law)效應放緩後,企業轉向精細化研發的趨勢。

國際研究機構 Artificial Analysis 報告顯示,儘管美國企業在部分領域仍保持領先,但中國廠商(如阿里、DeepSeek)透過快速迭代縮小差距。全球排名前 21 的模型中,中國企業佔據 6 席,阿里系獨佔兩席。

商業化加速:算力優化驅動市場擴張

隨著模型效能提升與成本下降,AI 應用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 2024 年下半年,中國大模型日均調用量激增 10 倍至 9522 億次,阿里、字節跳動等企業透過開源策略搶佔市場份額。以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為例,其日均 token 使用量達 12 萬億,以目前市場價格估算,潛在年收入規模或超 30 億元。

阿里雲通義大模型負責人徐棟表示,2025 年競爭核心將聚焦「精準提升與成本控制」。透過優化工程架構,企業正推動高效能模型與商業化場景深度整合。 2024 年阿里雲營收達 1,135 億元,利潤率達 8.4%,其「模型 + 雲端運算」的綜效已初步顯現。

產業展望:技術迭代與生態建構成關鍵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 AI 競賽已進入「訓練 - 推理 - 商業化」三階段疊加期。中美頭部企業除持續優化模型能力外,正加速建構產業生態:阿里依托雲運算優勢強化模型與產業應用的連動,而字節跳動等新興勢力則以價格策略爭奪增量市場。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