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關稅反將加速陸出口?專家:中國跨境電商正從三方面加速建構「雙循環」發展格局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美關稅反將加速陸出口?專家:中國跨境電商正從三方面加速建構「雙循環」發展格局(圖:shutterstock)
美關稅反將加速陸出口?專家:中國跨境電商正從三方面加速建構「雙循環」發展格局(圖:shutterstock)

自去年 11 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促進外貿穩定成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來,中國明顯加大對跨境電商賣家的支持力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今年 1 月 27 日起更透過指定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的貨物即使未售出也可申請出口退稅的方式,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中國《證券市場周刊》報導,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中國跨境電商正透過政策賦能、技術驅動與生態重構,加速建構「雙循環」發展格局,而政策效應在貿易數據中也逐步顯現。

今年首季,中國對美出口比例從去年同期的 13.7% 微降至 13.5%,但對泰國、越南、印尼及歐洲多國的貿易額顯著成長。

以拼多多旗下 Temu、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台加速佈局,推動中國商品在歐洲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當地因本土電商競爭較弱,且平台正加速完善產品矩陣,貿易成長動能明顯。

根據 Sensor Tower 數據,Temu 對美依賴度已從兩年前的 99% 降至 41%,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及國際站對美依賴度則從 23% 微升至 25%。

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政策調整,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展現較強韌性。Temu、Shein 及速賣通平台上同類商品價格較亞馬遜低 35%,仍具競爭優勢。以 2 美元工廠價的 T 卹為例,透過批量海運至美國倉庫的物流方案,可將貨運成本降低 93%,零售價僅需上調 15% 即可維持利潤。這一策略轉變促使 Temu、速賣通等平台加速重建供應鏈,拼多多增設海外保稅倉提升配送效率,菜鳥網絡則推出批量運輸折扣及退貨補貼,強化北美物流網絡佈局。

然而,跨境電商 B2B 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全球經貿摩擦加劇導致多國緊縮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數據隱私監管趨嚴及數位服務稅等也新增法遵成本,加上傳統外貿工廠數位轉型滯後,形成「資訊孤島」制約供應鏈效率。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最新報告指出,跨境電商 B2B 必須從稅收優惠、智慧化升級、產業鏈整合等多方面突破瓶頸,建議擴大無票免稅適用範圍,建構稅收風險預警系統,推廣「通關退稅結匯」一體化服務,並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全鏈路視覺化。

針對人才缺口與專業化服務短板,報告提出建立「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搭建產供需對接平台,並在上海、杭州等城市試點「全球電商服務中心」,提供多語種法務、支付及糾紛調解等一站式服務。

在產業協同方面,推動建立網狀供應鏈體系,鼓勵核心企業開放產能數據資源,並支持跨境電商平台探索直播電商等新業態,共同訂定產業標準。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