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看這裡〉美股賺飽怕失血?海外所得100萬元就要報稅 但賺到這「數字」才要繳

去年不只台股創新高,美股科技股大漲,不少投資人去年賺得「盆滿缽滿」, 5 月報稅季來臨,若去年靠美股大賺一筆,可能面臨不小的綜合所得稅壓力。財政部提醒,只要一年內「個人」海外所得超過 100 萬元,就需申報 CRS (境外所得申報),今年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已自每一申報戶 670 萬調高至 750 萬元,但不管人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若未據實申報,可能被補稅、甚至裁罰 1 倍以上。
財政部表示,去年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已調高至每一申報戶 750 萬元。意即,在一般所得稅外,若海外所得超過 100 萬元,加計特定保險給付等其他應計入項目,超過基本所得免稅額時,應依規定計算基本所得額,並以 20%稅率計算基本稅額(俗稱最低稅負),最低稅負再與綜所稅比較,擇高者課稅。
舉例來說,台北一名 35 歲的單身上班族小張,年薪約 100 萬元,去年靠自己研究美股,成功操作 AI 概念股,大賺 500 萬元。因美股獲利 500 萬元,高於門檻,因此需併入綜所稅課稅。
美股獲利 500 萬元,加上他的國內薪資收入 100 萬,總應稅所得約為 600 萬元。但因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已調高至每一申報戶 750 萬元,小於這個門檻,故用 20% 計算最低稅負即可。
另一對住在新北的夫妻,小林與太太皆為上班族,家庭年收入約 250 萬元。他們共同投資美股,去年也獲利 500 萬元,加上還有一名 6 歲小孩。
兩人合計所得約 750 萬元,但適用夫妻合併申報、撫養未成年子女等扣除額,例如配偶免稅額 9.7 萬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可扣除 15 萬元,再加上標準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等,即使美股獲利金額高達 500 萬超過 100 萬元需申報門檻,但因最低稅負免稅額已調高至每一申報戶 750 萬元,故亦適用於 20% 稅率區間,所得稅負壓力已大大減輕。
財政部提醒,只要一年內「個人」海外所得超過 100 萬元,就需申報 CRS,包括美股買賣、海外租金、境外基金等。簡單把握兩原則:凡超過 100 萬就要報,不管人是在國內還國外;若未據實申報,可能被補稅、甚至裁罰 1 倍以上。
報稅專家另提供節稅小撇步,建議四大招,可避免荷包縮水,包括:提早規劃資產移轉,分配給家人申報;留意海外所得來源與帳戶記錄;善用列舉扣除與特別扣除額,如房貸利息、保險費、教育支出等;規劃海外所得分年實現,不集中在同一年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