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馬來西亞從台灣爆買CPU與GPU 為的是哪樁?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來西亞從台灣爆買CPU與GPU 為的是哪樁?(圖:shutterstock)
馬來西亞從台灣爆買CPU與GPU 為的是哪樁?(圖:shutterstock)

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報導,馬來西亞已成為台灣運算系統與電腦零件(如 CPU 與 GPU)的主要進口國,特別美國對先進 GPU 實施出口限制之後。

數據顯示,2025 年 3 月,台灣對馬來西亞的電腦系統出口額達 18.74 億美元,去年同期出口額僅為 4.02 億美元,年增 366%,更較 2023 年 3 月的 340 萬美元激增 55117%。

此外,馬來西亞企業不僅向台灣進口人工智慧伺服器,也加快了採購零件如輝達 H100 的腳步。

根據資料,2025 年 3 月,台灣對馬來西亞的電腦零件出口額增加至 6,083 萬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1,500 萬美元,以及 2023 年 3 月的 2,704 萬美元。

激增的原因究竟是企業趕在美國新一輪出口管制措施生效前的搶購潮,還是經馬來西亞處理再運往其他地方的資料中心,目前尚無從得知。

積極加碼 AI 領域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馬來西亞正在加碼人工智慧領域。

2024 年 12 月,馬來西亞成立國家人工智慧辦公室,用於制定 AI 政策並進行監管,旨在推動馬來西亞的 AI 發展議程。並訂定《人工智慧路線圖(2021–2025)》,推動國家數位轉型,目標是將 AI 作為推動馬來西亞經濟成長、產業升級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工具。

2025 年,馬來西亞政府撥列預算 1000 萬令吉,用於國家 AI 辦公室運營,另撥款 5000 萬令吉,用於 AI 教育,支持 AI 研究與開發,並培養未來的技術人才。

不僅如此,馬來西亞還吸引了多家科技巨頭投資興建 AI 相關基礎設施,包括輝達、微軟、字節跳動及谷歌等。

加速發展晶片產業,目標從後端走向高端

馬來西亞目前是「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約 50 家半導體企業已在馬來西亞佈局,但主要集中在晶片組裝、封裝和測試等「後端」服務。因此馬國正努力進入更複雜、附加價值更高的「高端製造與設計領域」。

然而,馬來西亞的轉型也絕非易事,根據 Vulcan Post 報道,馬來西亞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之一是熟練人才的嚴重短缺。

馬來西亞需要約 30 萬名工人來維持和發展該行業,其中約 6 萬名需要是技術人才和工程師。但是,目前馬來西亞科技和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數量不足,許多畢業生選擇從事非本專業的工作。此外,馬來西亞當地薪資水準相對較低,導致部分技術人才流向薪資較高的新加坡等地。

馬來西亞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鄭立訣指出,雖然馬來西亞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但在農村地區的寬頻連接和工業園區配套設施方面仍需改進。並且,馬來西亞政府在土地使用、公用事業和地方規劃審批等方面的官僚主義和法規執行不一致,增加了企業的營運成本和不確定性。

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協會主席拿督斯里王壽苔表示,馬來西亞可以藉鏡中國的模式,政府提供大量支持以降低本土企業的進入門檻。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