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豁免電子產品又反悔!美智庫:川普發動貿易戰像越戰 自毀根基還拉全球陪葬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豁免電子產品又反悔!美智庫:川普發動貿易戰像越戰 自毀根基還拉全球陪葬(圖:shutterstock)
豁免電子產品又反悔!美智庫:川普發動貿易戰像越戰 自毀根基還拉全球陪葬(圖:shutterstock)

中美貿易戰持續膠著之際,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上周五 (11 日) 宣布豁免中國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先是在節目上稱電子產品將被納入半導體關稅,總統川普上周日 (13 日) 更直接在說沒有任何豁免,這些舉動暴露出美國在貿易戰中的深層困境,既想維持強硬姿態,又難以承受關鍵領域對中國依賴的現實矛盾。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 Adam Posen 近日在《外交事務》撰文指出,川普團隊所謂「美國佔據升級優勢」的論調存在根本性誤判。美國作為全球最大貿易逆差國,在這場博弈中實則處於脆弱地位。

數據也印證 Posen 的判斷,去年美中貿易逆差高達 2633 億美元,美國自中國進口額是出口額的 2.3 倍。這種結構性失衡意味著,美國若切斷對中貿易,將被迫放棄大量本土無法生產的商品,從藥品原料、廉價晶片到稀土礦產,這些支撐現代經濟的供給將面臨斷流風險。

Posen 在文中也用「經濟版越戰」來比喻當前局勢,警告貿然發動貿易攻擊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與零和博弈的撲克牌不同,國際貿易本質是正和遊戲,中國出口賺取的外匯可透過進口滿足國內需求,而美國逆差國地位使其失去這種緩衝能力。當川普政府將關稅作為政治籌碼時,首先衝擊的是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汽車製造商可能因晶片短缺被迫減產,製藥企業面臨原料斷供,甚至國防工業的關鍵礦產供應鏈都岌岌可危。

Posen 還認為關稅是種「自殘式」策略,不僅推高美國通膨,更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膨危機,也就是經濟萎縮與物價飛漲並存,重現 1970 年代石油危機的夢魘。

文中也指出,這場關稅戰暴露出美國產業體系的深層脆弱。儘管川普宣稱「美國製造」能填補缺口,但現實是,美國本土已喪失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70% 的製藥原料依賴中國供應,稀土提煉產能不足全球需求的 10%。

根據彼得森研究所計算,若對中加徵關稅全面落地,美國一般家庭年均支出將增加 4500 美元,企業生產成本成長可能達 15%。這種反噬效應正引發資本市場警覺,波音等跨國企業股價持續承壓,外國對美直接投資已連續三季下滑。

面對川普團隊的「極限施壓」策略,Posen 揭露其邏輯悖論,即貿易逆差國發動關稅戰實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擁有 2.3 兆美元外匯存底和多元化進口管道,而美國消費者每年購買 5390 億美元中國商品,遠超過中國購買的 1550 億美元美國產品。當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民眾時,通膨壓力將削弱消費能力,迫使聯準會 (Fed) 陷入升息與保成長的艱難抉擇。

歷史經驗顯示,關稅戰最終將加速產業外流,正如川普任內已有 37% 的製造業崗位回流計畫因供應鏈重建失敗而擱淺。

美中這場貿易博弈的終局或許正如 Posen 所示警的美國若繼續沉迷於單邊制裁,可能重蹈越戰覆轍。在尚未做好戰略準備時激化矛盾,最終導致國際信譽崩塌與國內經濟衰退。隨著中國加速推進稀土產業整合、國產晶片替代計畫,以及與東協國家建構「去美元化」貿易網絡,美國在貿易戰中的「升級優勢」正被逐步瓦解。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