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盤後〉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銀行股尾盤拉升 滬指六連漲守穩3250點大關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15) 日弱勢震盪,尾盤反彈,終場收盤漲跌不一,銀行股尾盤持續拉升則讓上證指數(SSEC) 連 6 個交易日收紅。
滬指周二 (15 日) 收高 0.15% 至 3267.66 點,深證成指(SZI) 則跌 0.27% 至 9858.1 點,創業板指亦跌 0.13% 至 1930.4 點,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約 1 兆 772 億人民幣,較前一個交易日減少 2000 億人民幣。
大盤方面,消費類股走強,紡織服飾與食品飲料類股漲幅居前,瑞貝卡、潯興股份、安記食品等多檔個股漲停,日用化工、電力、銀行、化工、ST 板塊、IP 經濟概念、嬰童概念股亦走漲,銀行股逆市上漲,常熟銀行、渝農商行等漲超 3%,青島銀行、成都銀行、浦發銀行與重慶銀行等漲漲 2%。
下跌類股方面,國防軍工領跌兩市,火炬電子、宏達電子、振華風光與振華科技等跌超 4%,商貿零售跌幅靠前,南寧百貨、中興商業、國芳集團、益民集團與中百集團等跌超 5%。電子族群也表現不佳,朝陽科技、傑美特、立訊精密跟中晶科技等 0 超 4%。
根據 Wind 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及北交所共 2417 檔股票上漲,2811 檔股票下跌,平盤有 177 檔股票,滬深北三市共 83 檔股票漲幅在 9% 以上,17 檔股票跌幅在 9% 以上。
中原證券認為,今年財政政策預期更積極,貨幣政策上,中國央行可能擇機降準降息以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居民超額儲蓄部分轉向權益市場,疊加險資配置提升,ETF 可望成為增量資金主力。 4 月是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揭露期,市場將從預期驅動轉向基本面驗證,短期市場料將以區間震盪為主,但政策托底與經濟韌性為結構性機會提供支撐,短線上建議專注於汽車、消費、銀行以及有色金屬等產業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認為,關稅衝擊下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大幅回落,TMT 成交佔比回到底部區間,市場流動性風險解除並消化完大量受迫性賣盤後,根據中信證券對於年內「兩個關鍵時點」的判斷,4 月中下旬至 5 月可能迎來一波交易型行情,短期出售資金可控性是基礎,下一輪科技成長行情的主線可能在於原生多模態模型與端側 AI+AR 設備結合帶來新的應用與硬體想像空間、C 端 Agent 應用爆發帶來對於中長期算力需求預期的再次提升,以及自主領域的相關政策和外部擾動帶來濃進政策和外部擾動帶來高度滲透率。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目前不確定性衝擊後,股市將在眾多確定性支撐下具備投資價值,東莞證券則說,目前各路資金集體行動、相關部門多次公開表態支持,都為增強資本市場的穩定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往後看,中國國內或透過擴大內需應對外部衝擊,提振市場信心,第二季國內經濟可望延續良好修復動能,但考慮到財報揭露窗口疊加海外政策對中國經濟仍有一些擾動,大盤可能在漸進企穩後維持區間震盪。
銀河證券則說,展望後市,後續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是核心,政策指引與微觀產業變化值得關注。在此背景下,中國中期戰略機會有望逐漸浮現,因此在戰略上一定要樂觀,低位區域要敢於投資定價長期符合邏輯的優質資產。在戰術上,市場缺乏明確主線前提下,資金依然有較強的博弈屬性,產業輪動很快,短期以超跌反彈看待,後續可能還有磨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