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跌破100 歐元迎來新一輪升值潮

近日,美國關稅政策反覆,美元指數跌破 100 關口,令市場感到意外。這項變化源自於貿易逆差收縮,導緻美元供給減少,資金開始從美國市場外逃。
歐元作為過去持有美國資產最多的地區,自然成為最大受益者。最近,大部分歐元上漲都出現在歐洲時間段,顯示本土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流動推動了歐元升值。
川普政府試圖透過縮減貿易逆差來重塑美國經濟,但這卻意外推動全球「去美元化」進程。
傳統上,美國透過貿易逆差向全球輸出美元,各國再將美元儲備回流購買美債和美股,形成閉環,建構美元霸權體系。然而,隨著貿易逆差的收縮,美元的供給減少,資金流動逆轉,導至美元、美債和美股三者同時下跌的局面。

美銀:資金流動顯示從美股流向歐股
在外匯市場上,資金的「大輪動」成為當前的主要主題。根據美銀的統計,歐元區持有的美國資產價值超過 8 兆美元,資金流動顯示從美股流向歐股的趨勢。分析顯示,最近歐元的快速上行使得 1.12 的阻力位被觸碰,負 gamma 的情況需要對沖加倍買入歐元,從而進一步加速了其上漲。

從技術圖表來看,EUR/USD 已經突破了周線的下跌趨勢線,這可能意味著大級別的上漲週期已經開啟。同時,EUR/CNY 也創下了十年來的新高。
在與歐元的漲勢相比,人民幣在關稅風暴中心則顯得相對「穩健」。央行透過中間價的穩定提升及離岸 CNH 資金的寬鬆,維持了美元兌人民幣的相對穩定。這使得人民幣籃子走弱,增強了中國對非美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損失。
過去,EUR/USD 和 USD/CNY 之間呈現負相關性,但現在這兩個貨幣對已失去相關性,甚至經常出現同漲同跌的情況。 EUR/USD 從 1.03 漲至 1.13,而 USD/CNY 仍在 7.3 附近,導致 EUR/CNY 從 7.5 暴漲至 8.3,波動率飆升。
隨著「去美元」進程的推進,許多傳統資產的相關性也被打破,市場波動性加大,許多依賴高槓桿交易的投資者被迫平倉止損。例如,美債市場中,對沖基金流行的現券和 IRS 的基差交易受到影響,而在外匯市場中,做多高息貨幣兌日元及做多美元兌港元的交易策略也面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