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智慧化「深度覺醒」 發力智駕晶片圍剿輝達

Tag
高階智慧駕駛(智駕)成為車企的核心戰場,一直以來,輝達憑藉其高算力以及 CUDA 生態,穩坐且掌控著全球智駕晶片市場頭把交椅。但自 2024 年以來,多中國產汽車廠商發力智駕晶片,積極分瓜市佔率,逐步形成對輝達 (NVDA-US) 的「圍剿之勢」。
根據蓋世汽車數據,2024 年全球智駕晶片,輝達 Drive Orin-X 系列裝機量達 2100220 顆,市佔率 39.8%,穩居全球第一;緊接著的是特斯拉 FSD 和華為昇騰系列,分別佔據 25.1% 和 9.5% 的市佔率。
而中國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也積極跟進自研智駕晶片:
- 蔚來汽車,已於 2024 年 7 月宣布全球首顆車規級 5nm 高性能智駕晶片蔚來神璣 NX9031 已經成功流片;算力密度與能效比對標英偉達 Orin X,支援端到端大模型部署。
- 小鵬汽車,自研的「圖靈晶片」於 2024 年 8 月流片成功,聚焦 AI 能力,稱為全球首顆 AI 晶片。計畫在飛行汽車和機器人領域復用架構,2025 年量產上車。
- 理想汽車,也於 2023 年 11 月宣布理想汽車加速自主研發智慧駕駛 SoC 晶片,目前代號為「舒馬克」的理想汽車自研晶片專案已經進入了流片階段。
綜觀而言,目前奇瑞、吉利、蔚小理以及華為在智駕晶片上或已量產,或是箭在弦上;再加上地平線等智駕晶片廠商的進步;可以說中國製智駕晶片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應,對輝達逐步形成了「合圍之勢」。
中國汽車廠商集中發力智駕晶片,主因有三。其一,中國汽車廠商都在爭取技術的自主權,以期形成差異化競爭;其二在於供應鏈安全與成本控制,自研晶片可減少對海外供應鏈的依賴;其三、建立技術形象,逐步形成資本市場與品牌溢價。
從長期來看,全球智駕晶片市場正在呈現高、中以及通用市場「分層競爭」格局。因此,當下中國車企紛紛進軍智駕晶片賽道,一方面說明新能源汽車下半場,即智慧化的競爭正進入白熱化階段;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車企在智慧化領域的深度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