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關稅+通膨 雙重壓力下的台股何去何從? 13F機構報告與聯準會3月會議是觀察指標

鉅亨研報
關稅+通膨 雙重壓力下的台股何去何從? 13F機構報告與聯準會3月會議是觀察指標(圖:shutterstock)
關稅+通膨 雙重壓力下的台股何去何從? 13F機構報告與聯準會3月會議是觀察指標(圖:shutterstock)

國際金融市場消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於 2 月 10 日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輸入美國的鋼材和鋁材加徵 25% 關稅,並宣布將於 4 月 1 日前完成對多國「對等關稅」調查,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4 年台灣對美國出口 1,163 億美元,自美國進口 424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739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台灣可能也被列為重點對象。

■ 延伸閱讀:量化交易懶人包 一文搞懂量化交易是什麼?

■ 延伸閱讀:量化交易是什麼? 如何自學? 不用寫程式也能做量化?

■ 延伸閱讀:永豐金證券程式實盤模擬交易競賽報名 總獎金逾 10 萬元

儘管這項政策尚未實施,但川普多次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直接衝擊台股權值股王台積電;同時也可以看到外資延續減碼方向,今年以來對集中市場賣超 1,282 億元,佔去年全年賣超總額的 18%,顯示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 1 月 CPI 年增 3%,高於預期與前月的 2.9%,月增率為 0.5%,也超出預期的 0.3%與前月的 0.4%。根據 FedWatch 數據顯示,市場已經把聯準會可能降息時間推遲至 9 月,且至 12 月都維持利率不動,連同 1 月 FOMC 會議決定暫停降息,將利率維持 4.25%~4.50%,這表示 2025 全年降息幅度僅 1 碼而已。

■延伸閱讀:

【學 BAR! 量化交易】MACD 指標怎麼用? 跨時間架構強化投資信心!?

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我們可以從 2 個角度做後續觀察,首先是美國 13F 報告總攬大型機構的操作,按照規定在季度結束 45 天內提交 13F 報告,所以相關數據於 2025 年 2 月中旬陸續公開,而 2024 年第 4 季的背景是美國總統大選以及川普勝選的延續,所以格外可以看出機構法人反應政策的因應動向。

整體而言,多家大型機構在科技股領域有明顯操作,對科技股的配置仍以 AI 為核心,但投資標的從「純硬體」逐步擴散至垂直應用領域,顯示 AI 落地場景的多樣化布局。其次是聯準會在 3 月會議後的聲明、鮑爾主席的談話以及會後公布的點陣圖與經濟預測,任何超出市場預期的鷹派訊息,都可能引發股市震盪。反之,若釋出鴿派訊息,則有助於緩解市場的資金壓力。

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