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傳產雙引擎啟動! F4低估還能漲?最強飆股搶先看!

上周台股在台積電止穩,傳產重電、成衣運動、生技接棒輪動下,指數好不容易來到長達半年的大箱型區間高點。雖今日遇到美股回檔未能一股鼓作氣攻上 2 萬 4 大關。但今日下跌亦未影響到台股多頭趨勢。口訣:漲勢看撐不看壓!目前台股月線、季線翻揚助漲,只要月線 23334、季線 23094 支撐不破;MACD 柱狀體不翻黑、雙線未落在 0 軸之下前,多頭趨勢未變。至於台股何時才能攻上 2 萬 4 大關?關鍵將在本周的輝達 (NVDA-US)財報。
輝達將於本周 2/26 公布財報,市場高度關注其 AI 晶片需求與數據中心業務表現。根據外資預測,輝達本季營收可能達 400 億美元,其中數據中心業務貢獻約 360 億美元。Blackwell 架構 AI 晶片將成為未來增長動能,而 GB200 伺服器已於本季量產。
我們配合輝達台灣主力供應商 -- 鴻海 (2317-TW)、廣達(2382-TW)、緯創(3231-TW) 元月皆繳出好的營收,加上北美四大 CSP 上修 2025 年的資本支出下。本周輝達的財報應該會高於上述外資的預期,但是要留意的是,輝達財報公佈後,有沒有超過投資人的預期?但仍需經過市場的檢視,接下來有兩種假設情境:
一、若輝達財報公佈後是利多出盡 (未大漲),那輝達股價頂多就是小拉回,輝達在 AI 基本面強力支撐下,股價只會進入多方整理型態,並不會大跌轉空。
二、財報公佈後,股價出現跳空大漲,輝達股價能進一步突破前高 153.13 元,屆時台股不僅是 F4:台積電、鴻海、廣達、聯發科這些大股票會大受激勵,其他 AI 相關個股也將大有可為,將會激發台股多頭的上攻力道,攻上 24000 點。
由此可知,本周若有好股票被錯殺,將是一個逢低加碼績優錯殺股的好時點。
舉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 為例,台積電是全球第一的半導體代工廠,無論是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自動駕駛技術;未來的 6G 技術、量子計算上,都與台積電密不可分。以目前千元出頭的股價來算,本益比不到 20 倍,估價並不高!研判即便未來川普對台積電有所動作,台積電在技術優勢下,絕對有轉嫁的能力。故川普關稅對台積電的影響力道,將隨時間遞減,股價低檔有限。
不只有台積電,我們以今年 EPS 估算,台股 F4 成員:鴻海 (2317-TW) 今年 EPS 預估 15.26 元,本益比僅 11.9 倍;廣達 (2382-TW) 今年 EPS 預估 17.46 元,本益比也僅 15.12 倍;聯發科 (2454-TW) 今年 EPS 預估 72.37,本益比僅 20.7 倍。其他還有輝達新顯卡加持的板卡雙雄:技嘉 (2376-TW) 今年 EPS 預估 20.3 元,本益比 13 倍;微星 (2377-TW) 今年 EPS 預估 15.05 元,本益比 13 倍,上述這些指標股逢回仍有很大的佈局價值。
除了上述指標股之外,隨著電子成交比較降低 7 成之下 (今日更是降到 6 成不到),OTC 指標強勢抗跌來看。建議投資人可鎖定的不僅是電子的中小型股。在電子資金轉移下,傳產的成衣、運動鞋、重電、以及營建都有機會輪動向上。看看今日我們之前提示的重電股—華城(1519-TW)、亞力(1514-TW);運動休閒股 -- 志強 - KY(6768-TW)、鈺齊 - KY(9802-TW)、豐泰(9910-TW)、寶成(9904-TW)、三芳(1307-TW),營建股—上曜(1316-TW)、中工(2515-TW)、皇昌(2543-TW)、冠德(2520-TW) 等,皆不畏不大盤拉回逆勢走漲呢!若您還不知道該如何鎖定最新主升股,那建議你務必要鎖定江江在 Line @,將有更進一步的訊息給大家了解。想同步了解大盤多空轉折點及學習預測技術分析,都可加入密切鎖定 Line@粉絲團關注。想了解還未起漲的市場主流 + 新主升股,同步了解大盤多空轉折點及學習預測技術分析,江江 YT 節目都會持續追蹤 + 預告。
更多產業趨勢報告 + 盤中訊息→請加入江江 Line @:https://lin.ee/mua8YUP
江江每日解盤影片→含金量滿滿,節目內容太精彩 + 太權威惹!
堅持用心製作優質好節目,一定要看到最後!
並且【訂閱 + 按讚 + 分享幫助好友】
https://www.youtube.com/@win58899
文章來源:摩爾投顧-江國中分析師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