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川普10%石油關稅恐讓外國生產商每年損失100億美元

Tag
據《路透》報導,高盛 (Goldman Sachs) 周五 (21 日) 表示,美國川普政府提議的對原油加徵 10% 關稅,可能使外國生產商每年損失 100 億美元,因加拿大與拉丁美洲的重質原油仍高度依賴美國煉油商,且缺乏其他替代買家與加工能力。
川普計劃自 3 月起對墨西哥原油加徵 25% 關稅,並對加拿大原油加徵 10% 關稅,這比他最初的提案有所延遲。
儘管如此,高盛預期美國仍將是重質原油的主要目的地,因為美國煉油業具備先進加工能力與低成本優勢,仍是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買家。
高盛估算,輕質原油價格需上漲每桶 50 美分,才能讓中東的中質原油對亞洲煉油商更具吸引力,因為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煉油商將優先使用美國國內輕質原油,而非進口的中質原油。
該投資銀行估計,美國消費者每年將面臨 220 億美元的關稅成本,而美國政府則將獲得 200 億美元的稅收。
同時,高盛指出,煉油商與交易商可能可從中獲益 120 億美元,透過將折價的美國輕質原油與外國重質原油銷往溢價的沿海市場來獲利。
高盛表示,作為美國最大石油出口國的加拿大,其每日 380 萬桶的輸美原油管道仍可能持續流動,價格將進一步折價以抵消關稅影響。
同樣地,每日約 120 萬桶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的海運重質原油進口,也將透過折價來緩衝關稅影響,確保對美國的供應不受干擾。
雖然關稅可能重塑貿易流向,但高盛強調,加拿大生產商作為「受制賣家」(captured sellers),由於可選擇的買家有限,將被迫透過折價來吸收大部分的關稅成本,以維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