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重奪中國智慧手機王座!專家:難回2020年巔峰 現時應專注兩大領域

中國科技巨擘華為上月以逾 600 萬手機啟動量超越小米、OPPO、vivo 與蘋果等競爭對手,問鼎中國手機市,但專家最新指出,手機業務對華為來說可能越來越不重要了,當下注意力應全面轉向造車和 AI 應用上。
AI 方面,華為自己擁有盤古大模型,同時因為突然崛起的 DeepSeek 具有開源的特性,目前華為也開始擴容,接入 DeepSeek。在開源和閉源大模型之間,如果水準差不多,肯定要選擇接入開源大模型,果斷選擇用一個品質又好,更開放的基礎來建造自己的 AI 大廈。
華為還應考慮 AI 如何跟本業結合,通訊設備、雲端服務、數位化轉型,尤其是製造業賦能、電子消費品等等都需要大量使用 AI 技術的,AI 大模型的使用會增強華為的產品與服務的實力。
華為發展 AI 還有一個巨大優勢,那就是旗下海思公司正在不斷投入的 AI 晶片—昇騰 910,目前不少麒麟手機 SoC 的產能都要給昇騰讓位,因為 AI 算力已成為博弈眾矢之的,得算力者得天下得基本邏輯並未完全改變。
除了硬體,華為還需要用昇騰構建全球領先的算力產品,更需要有繞過輝達 CUDA 的軟體能力。AI 才是華為的核心,這也是華為 2024 年提出的擁抱全面智慧化時代的戰略意義。
此外,專家認為華為當前應注重汽車業務,因手機業務短期內很難達到 2020 年巔峰時表現,但汽車業務是華為的新戰場。
華為在汽車領域設下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也就是原來的車 BU,以及鴻蒙智行,這個業務部門連虧 2 年,但去年上半年開始獲利,下半年業務更進行獨立運作,建立引望公司,引入了包括長安集團在內的汽車產業資本。這一業務領域今年有望實現進一步的戰略地位提升,成為華為一個核心獲利點。
總體來看,作為華為基本盤的 ICT 基礎設施業務現佔全球三分之一市場份額,這一市場地位還會維持且會服務到更多發展中國家市場,而穩定基本盤後,是手機為核心的電子消費品業務的回升,但很難回到 2020 年巔峰。
因此,華為目前更應該關注的反而是在 AI 應用領域的發力,以及其汽車業務的進一步成長與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