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熱度為何勝過「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專家曝兩大主因

從今年春晚舞台到近期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杭州宇樹科技可謂徹底火了,熱度可能僅次於梁文峰 DeepSeek,但作為 A 股、港股兩地首家上市且是唯一全棧式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 (09880-HK) 卻顯低調,即便近期股價開啟暴力反彈模式。
從專利技術、技術團隊、創始人等維度對比,優必選的綜合技術實力確實強於宇樹科技,但兩家企業的技術路徑和商業化邏輯存在顯著差異。
專利數量方面,優必選數量輾壓,但宇樹聚焦細分領域。截至 2023 年,優必選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 3000 項,含發明專利佔比 70%,覆蓋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伺服關節、AI 交互等全鏈條技術,穩居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第一梯隊,在核心關節電機 (扭矩密度達 1.2Nm/kg)、雙足行走演算法 (複雜地形步態調整) 等領域具高價值專利,與波士頓動力、特斯拉等巨頭技術對標,但缺點在於專利多集中於 B 端人形機器人,C 端消費級產品佈局較少。
宇樹的全球專利申請約 500 項,含發明專利約 200 項,主要集中在四足機器人運動控制、輕量化結構設計如電機集成化等領域。雖在低成本高性能電機(自研 M107 電機扭矩密度 0.8Nm/kg)、四足運動能耗優化(續航提升 30%)等細分技術領先,但技術複雜度低於人形機器人,不過優勢在於專利與產品商業化強綁定,如 Go1 機器狗的跟隨演算法已實現量產落地。
至於在技術團隊方面,優必選研發團隊逾千人,佔比公司總人數 40%,涵蓋機械、電子、AI、控制等多學科,宇樹研發團隊約 200 人,以年輕工程師為主,聚焦四足機器人垂直領域。
在創辦人背景上,優必選創始人周劍是「70 後」連續創業者,早年從事機器人貿易,2008 年創立優必選,深耕人形機器人 15 年,被譽為「中國人形機器人教父」,擅長政府及大企業合作,而宇樹科技的王興興是「90 後」技術極客,學生時期開發出四足機器人原型,2017 年創立宇樹科技,主打「低成本 + 開源」策略。
專家分析,雖然同屬機器人領域,但宇樹熱度之所以勝過優必選,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宇樹使用「機器狗」這一低門檻、高傳播性的產品打開市場,形成大眾認知,優必選則主打高端 To B 場景,自然缺少流量。
此外,在傳播策略上,優必選相對保守,主要依賴行業展會和 G 端合作案例,像是跟華為、豐田的合作來提升品牌聲量,傳播內容偏技術向,大眾感知度低。
宇樹科技則擅長製造話題,產品設計強調「酷炫」和互動性,短影音平台傳播效果極佳,且積極參加極客社區,如開源部分技術代碼、與 B 站 UP 主合作測評,吸引年輕科技愛好者。
對比之下,宇樹的傳播策略更貼近互聯網時代的流量邏輯,優必選則更像傳統硬體廠商,在社群媒體和投資圈中「存在感」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