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政來襲衝擊供應鏈台商怎接招?中信金林建甫拋3關鍵策略因應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就任後,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局勢風起雲湧,全球⾼資產⼈⼠的財富管理與傳承計畫將面臨更大挑戰,台灣自不例外,CFC(受控外國企業) 法案對於境外信託業者新規範也不可忽視。針對川普新政帶來衝擊,美國政府預計放寬產業監管並加徵關稅,對全球經濟與供應鏈將產生連鎖反應,專家提出 3 大關鍵策略因應。
為了協助⾼資產族群布局因應,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中華財富傳承顧問協會,昨 (17) 日舉辦「2025 年:⾼資產⼈⼠⾯臨之財富傳承挑戰」研討會,探討全球經濟趨勢,協助⾼資產⼈⼠熟悉稅務變⾰、做好傳承因應,以及聯準會政策對財富管理的影響。
中信⾦控⾸席經濟學家、臺⼤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指出,2025 年全球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美國川普新政帶來衝擊,美國政府預計放寬產業監管並加徵關稅,對全球經濟與供應鏈將產生連鎖反應。此外,美國聯準會上修 2025 年經濟與通膨預期,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高,造成政策變數增加。2025 年上半年景氣不確定性升溫,美債殖利率可能下滑,應持續關注全球地緣政治對各國產生的影響,以及驅動全球供應鏈再次重組的關鍵。
面對全球經濟變化,林建甫提醒臺商三大關鍵策略。
1. 布局「新東向、新南向」路線:掌握就地生產、友岸外包服務,擴大對中國以外的地區的投資。
2. 調整中國市場策略:已在中國的臺商應強化在地化布局,善用中國完整的產業鏈與供應鏈優勢。
3. 科技驅動升級轉型:外貿、傳產、低技術門檻的產業,將面臨升級轉型或淘汰壓力;具研發能力與技術的臺商,可與當地廠商結盟,獲取政府資源。
2024 年 1 月與信託相關之 CFC 新函令上路以來,對於高資產人士及其境外信託運作影響重大。信託之委託人、孳息受益人及信託受託人將面臨更嚴格的稅務規範與申報義務,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法律遵循風險增加甚至遭受罰款。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企業傳承規劃及稅務諮詢服務副總經理林信行提醒高資產人士可提前因應,避免影響財富管理與傳承計畫。
1. 受託人 (例如境外信託公司) 需申報信託所得:若委託人以 CFC 股份或資本額為信託財產時,受託人有辦理信託所得申報義務,應依照 CFC 當年度盈餘按信託股權直接持股比率及當年度信託期間申報 CFC 營利所得。2025 年起,受託人須於每年一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的信託所得申報。
2. CFC 財務報表的申報與更正:若受託人無法在前述信託申報期間內取得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 CFC 財務報表或其他文據,可以先用 CFC 財務報表自結盈餘數申報,後續若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 CFC 財務報表或經稽徵機關確認後之金額與該自結盈餘數不同,應於 5 月底前辦理更正申報,並通知受益人。依規定,於前述期限內更正申報者可免依所得稅法處罰,但是若未據實申報,將依所得稅法第 111 條之 1 第 3 項規定處罰受託人。
3. 個人 CFC 營利所得申報義務:受託人在申報信託所得的同時,國稅局將掌握委託人或孳息受益人之 CFC 資訊與盈餘,建議受託人應提醒委託人或孳息受益人在辦理個人綜合所得結算申報時,需留意受託人申報的信託所得,以避免有所得額漏報或短報之情事發生。
對於臺灣稅務居民 (委託人或孳息受益人),林信行建議兩大因應做法,以降低未來的稅務負擔。
1. 選擇直接持有境外資產:評估是否可註銷境外公司,轉為個人直接持有資產 (如境外保單、金融資產),避免不必要的合規成本。
2. 規劃稅務居民身分:可考慮轉變為非稅務居民後,未來僅須就臺灣地區來源所得課稅,海外所得則不適用 CFC 所得 (海外所得) 申報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