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佳為何美科技股仍然漲不動?外媒分析直指三大原因

美股財報季正接近尾聲,但有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正逐步浮出水面,在川普關稅威脅下,美國企業的獲利前景正在惡化,且即便財報表現強勁,美股仍漲不太動。
《財聯社》報導,在已發佈本季及以後財測數字的公司中,有更多的企業給出低於分析師預期的展望。截至目前,將企業預測與分析師預測進行比較的一項前瞻性獲利指標,更降至一年來最低水準,該指標在 2 月初甚至跌至 2016 年最低水準。
目前,有很多美國企業擔心,一旦美國引爆全面貿易戰,跨國企業的出口需求和海外獲利將受到影響,美國國內通膨則將依然居高不下,這將讓聯準會 (Fed) 不急於降息。
聯博集團負責美國集中增長業務的投資長 Jim Tierney 說:「今年的不確定性是這幾年來最大的,高管們正試圖以更溫和的指引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即使第四季的獲利結果很強勁,但這並沒有完全提振企業對於 2025 年的預期。」
根據 BI 數據,去年末季獲利與銷售額成長公司在公佈業績隔天的漲幅超過標普 500 指數 6.7%,為 2020 年初以來第二高水準,顯示美企去年第四季的業績表現不錯,但儘管如此,美企對未來信心卻並不那麼充足,標普 500 成份股中迄今僅 80 家公司發佈對今年首季的財測數字。
美銀證券數據也顯示,在 EPS 超出預期的 10 檔股票中,超額收益率僅為過去財報季平均值的一半。
一般而言,美企高管在對未來數月給出預測時總會趨於保守,以此下調市場預期,進而為未來股價上漲降低門檻。
然而,由於川普上台帶來的關稅威脅,今年美企高管們似乎尤為謹慎。
Plurimi Wealth 投資長 Patrick Armstrong 說:「這是華爾街分析師和企業業績指引之間的經典舞蹈,賣方給出非常雄心勃勃的預期,企業則引導他們給出令人滿意的數字,但最大問題是關稅什麼時候會真正生效?」
自川普上台以來,就不斷揮舞關稅大棒。在此影響下,就連分析師對美企今年獲利前景信心也在流失。根據 BI 彙編數據,華爾街分析師目前預估標普 500 指數今年獲利成長率為 10%,低於上月初的近 13%。
另據日媒報導,美股在創新高之前停滯不前,去年第四季財報表現強的企業也上漲乏力,財報差的則是暴跌。隨著 DeepSeek 問世,市場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巨額 AI 相關投資更感憂慮。
此外,高估值也是財報強勁仍難上漲的一個原因。標普 500 預期本益比目前在 22 倍的前半段,比過去 20 年平均的 16 倍多高出約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