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中央匯金 將入主中國五家金融機構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證券金融公司、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等五家金融機構,近日分別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劃轉給「國家隊」中央匯金投資公司。股權劃轉完成之後,中央匯金將控股這五家金融機構。
據《經濟參考報》周一(17 日)報導,具體來看,本次股權劃轉涉及三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表示,近日接到控股股東財政部的通知,財政部擬將其持有的全部 221.37 億股公司內資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約 58%)無償劃轉給中央匯金。
中國東方稱,控股股東財政部擬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所持 488.3 億股公司股份(約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 71.55%)全部劃轉給中央匯金。
中國長城也說,控股股東財政部擬以無償劃轉方式將所持 376.7 億股公司股份(約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 73.53%)全部劃轉給中央匯金。
此次股權劃轉涉及的中證金融,是全國性證券類金融機構,是中國境內從事轉融通業務的金融機構,旨在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提供配套服務。
中證金融稱,近日接到通知,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關部署,股東擬將所持公司 66.7% 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
中證金融官網顯示,股東單位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
另外,中農再保險表示,控股股東財政部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佔總股本 55.9%),無償劃轉給中央匯金。目前公司正在準備監管批准程序。劃轉完成後,財政部將不再持有公司股權,中央匯金將持股約 55.9%,成為控股股東。
此次股權劃轉是 2023 年 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進一步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及要「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
事實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已控股或參股多家金融機構。自 2003 年成立以來,其已經探索形成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匯金模式」,立足「管資本」職能定位,積極發揮國有股東引領作用,推動控參股機構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實現國有金融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024 年 9 月發布的《2023 年度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末,中央匯金直接持有 19 家控參股機構股權。中央匯金受托管理的國有金融資本為人民幣 6.41 兆元,較年初增長 9.4%。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股權劃轉旨在通過股權調整優化國有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強化國有資本的集中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也可避免因股權分散造成的業務發展偏離主業,以及治理和決策效率低下等問題。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權劃轉後,有助於其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專業化能力和市場化經營,更好地支持和服務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更充分發揮其在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在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外,中證金融、中農再保險的部分股份也劃轉至中央匯金。「五家公司部分股份劃轉至匯金公司之後,以股權為紐帶,有助於加強與中央匯金控股的其他金融企業合作,更高效地整合資源,增強協同效應。」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則說,長遠來看,這次股權劃轉可以看作是中國金融體系向市場化、專業化轉型的重要事件,將推動國有金融機構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為金融業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更堅實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