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彭博:應川普政府要求 台積電考慮接管英特爾美國廠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報導指台積電正考慮接手營運英特爾美國工廠(圖:Shutterstock)
報導指台積電正考慮接手營運英特爾美國工廠(圖:Shutterstock)

據《彭博》周五 (14 日) 報導,台積電 (TSM-US) 正考慮收購英特爾 (Intel)(INTC-US) 的美國工廠控股權,此舉是應美國川普政府的要求而評估的選項。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川普團隊近期與台積電高層會面時提出了這項交易構想,而台積電方面對此持開放態度。

目前討論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尚未確定具體合作架構。但最終結果可能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全面營運英特爾的美國半導體工廠。

若此交易成真,將為陷入困境的英特爾提供一條財務生路。英特爾近年來在晶片製造領域表現不佳,未能抓住人工智慧 (AI) 熱潮的機會,且投入數十億美元轉型為晶圓代工廠,但這項策略至今尚未取得實質成效。

英特爾曾是少數同時具備晶片設計與製造能力的半導體公司之一,但其製程技術領先優勢已被台積電超越。

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應聲下跌逾 4%,而台積電在美國掛牌的 ADR 則上漲約 1.7%。

據《路透》先前報導,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於去年被免職,他曾向主要客戶設定極高的製造與 AI 技術預期,但未能兌現,導致失去或取消多項合約。

英特爾股價在去年暴跌約 60%,主要原因是高資本支出的製造擴張計畫嚴重影響現金流,最終導致公司裁員約 15%。

此外,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和伺服器中央處理器 (CPU) 市場的市占率也持續被對手超微半導體 (AMD-US) 侵蝕。AMD 目前市值已超越這家昔日半導體巨頭。

英特爾的 18A 製程技術預計於今年推出,這對公司重振製造業務至關重要。

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英特爾是否願意接受這項交易。

台積電與英特爾均拒絕置評,白宮也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報導也指出,這項合作可能涉及美國主要晶片設計公司入股,並獲得美國政府的支持,意味著該合資企業不會完全由外國公司持有。

此外,報導提到,在前任拜登政府時期,官員曾考慮讓台積電授權其製造技術給英特爾的工廠使用,但台積電不願提供技術給競爭對手,而拜登政府當時也未積極介入交易談判。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