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DeepSeek!陸AI創業公司蓬勃發展 4獨角獸公司獲IT巨頭青睞
中國 AI 新創企業正不斷湧現,除發佈低成本高性能生成式 AI 的 DeepSeek 外,北京月之暗面公司等企業也嶄露頭角,在 DeepSeek 推出大語言模型 DeepSeek-R1 後兩小時,也推出一款模型 Kimi k1.5,推理能力超過美國 Anthropic 模型 Claude 3.5 Sonnet,性能可跟 OpenAI o1 相媲美。
中國《參考消息網》報導,根據美國 CB 風險投資公司統計,月之暗面估值在上月達到 33 億美元,且除了月之暗面外,2019 年成立的北京智譜華章公司 (智譜 AI)、2021 年成立的 MiniMAX、前年的北京百川智慧公司等,也都是為人熟知的中國 AI「獨角獸」企業。
中國 IT 巨頭為這些 AI 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援。月之暗面成立一年來從阿里巴巴等投資方籌資 10 億美元,之後又得到騰訊出資。阿里和騰訊還對智譜 AI、百川智慧和 MiniMAX 出資。
野村綜合研究所指出,IT 巨頭與新創企業合作可通過引進其產品保持技術競爭優勢。對創業公司而言,除資金支援外,進入 IT 巨頭生態系統可降低擴大應用場景的難度,也更容易拓展客戶,對雙方來說是雙贏關係。
此外,中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 AI 研究學術機構的人才資源,也為中國 AI 創業公司的蓬勃發展提供助力。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 2024 年作者人數排行榜上,進入前 100 名的中國機構數量僅次於美國。
另據中國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介紹,已有超過 300 款生成式 AI 服務完成備案。
2017 年,中國政府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到 2030 年成為世界主要 AI 創新中心,從國家層面推動研究,且大型企業也在自主推進 AI 開發。
上周三 (1 月 29 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雲發佈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 Qwen2.5-Max,其性能超過 DeepSeek-V3。騰訊、字節跳動與百度等 BAT 公司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也在加緊提高 AI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