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輝達遭反壟斷調查 童子賢:AI產業目前沒有壟斷嫌疑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鉅亨網記者劉玟妤攝)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鉅亨網記者劉玟妤攝)

近日輝達 (NVDA-US) 遭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調查,輝達也出面否認,對此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今 (5) 日指出,反壟斷與拆分似乎是美國的傳統。因此 AI 產業是否有壟斷嫌疑,童子賢說「目前為止我不認為」。 

童子賢今天出席「2024 台灣永續峰會」,被問及輝達近日遭反壟斷調查一事,他指出,美國對於反壟斷在法規上相當嚴謹,回顧美國反壟斷歷史,在 19 世紀末至 20 紀初將 J.P 摩根及摩根史丹利,藉此打擊摩根家族的金融壟斷,到後來還有 AT&T 的實驗室,也遭拆分成多個「小貝爾」,讓市場能有充分競爭。 

因此童子賢猜測,反壟斷與拆分是美國社會的傳統,至於 AI 產業是不是也有壟斷嫌疑,他說「到目前為止我不認為」。 

童子賢說明,過去微軟 (MSFT-US) 及英特爾 (INTC-US) 也曾長期接受反壟斷的調查,但調查還沒結束,AMD(AMD-US)、ARM 就相繼崛起並展開競爭,且英特爾近年也面臨許多半導體競賽的挑戰,所以是否要繼續調查英特爾,檢察官可能也興趣缺缺。 

童子賢進一步表示,過去英特爾的微碼 (Microcode) 專利,沒有其他同業可與其競爭;同樣的,微軟也將作業系統與 Office 應用軟體綁在一起,其他同業難以競爭。但到到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有興趣繼續調查是否有壟斷嫌疑。 

童子賢認為,AI 產業仍在演變中,且處於萌芽階段,AI 發展的核心關鍵到底是 AI 模型,還是晶片目前仍難以斷定。即便輝達在 AI 晶片領域中位居重要地位,但其他科技巨頭如 Google(GOOG-US)、蘋果 (AAPL-US) 及亞馬遜 (AMZN-US) 也都在設計屬於自己的晶片,皆有助於 AI 領域的發展。 

加權指數
  • 4
  • 902
  • 0

19,232.35

-2065.87-9.70%

櫃買指數
  • 0
  • 755
  • 2

214.38

-23-9.69%

電子指數
  • 0
  • 394
  • 0

1,034.41

-111.26-9.71%

金融指數
  • 0
  • 48
  • 0

1,900.64

-208.59-9.89%

非金電指
  • 4
  • 525
  • 0

12,819.68

-1353.6-9.55%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