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頒布房產政策文件:含租售並舉、改革預售制、改善稅制等
7 月 21 日,《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正式發佈,其中第 44 條內容給房地產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涉及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市場 + 保障」雙軌制供應體系、因城施策、房地產融資、房地產稅等諸多層面。
《決定》指出,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支持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允許有關城市取消或調減住房限購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改革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和商品房預售制度。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
概括來看,其內容包括幾項重點:
- 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
- 二、除剛需外,此次政策也提出要支持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 三、充分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
- 四、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房地產政策內容是放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的大框架下進行的,這意味著相關政策要從民生的角度思考新一輪工作,尤其是要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包括購房、房價等。後續更是需要研究新一輪改革時期老百姓住房民生的新訴求和新需要,立足需求,謀劃發展。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打造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寫入了十九大、二十大的報告中,是中國新時期住房制度發展的方向,也是房地產新模式框架中住房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目前來看,住房需求的主體是新市民、年輕人、外來人口,其中也有工薪階層和人才群體。他們居住的模式,就是先租後買。
近年來,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已見雛形。李宇嘉表示,當前熱點城市規模化的租賃住房供給占到近 3 成,租房可以落戶、享受公辦教育已經在熱點城市落地。
有房地產行業資深分析師指出,《決定》強調「保障性住房供給」,並且保障房供應對接到工薪群體剛需,也意味著商品房未來更多對接改善性需求。同時,強調「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這就明確,未來不是保障房單軌制,而是「市場 + 保障」雙軌制供應體系,其中商品房產品需要面對多樣化的改善性需求,也對應過去一年多政府不斷強調的「好房子」。
對於當前各地的政策調控力度,《決定》也表示,「充分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
李宇嘉認為,這一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這是完善中央和地方在調控房地產方面的權責分配、實現權責對等,這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體現。也就是說,將調控的權力給到地方,也將穩定房地產的責任賦予地方。在城市分化、區域分化,購買人群差異化的當下,地方需要在自主權的前提下,落實因城施策,才能將房地產管理好。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指出,整體而言,如今的住房體系建設越來越清晰,市場層面歸市場層面,保障歸保障。以前是滿足基本需求,但現在已慢慢轉向改善層面,從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過渡到介面搞不好的問題。一是要激發市場需求,第二也要去滿足市場需求。
「當整體城市化進程進入到一個高位,同時商品房的需求進入到瓶頸期時,再加上房價還處於高位,便採取了租購並舉這樣一個新的行業發展模式。」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告訴介面新聞,這也是不少成熟發達國家在房地產進入到相對成熟階段的時候,會採取的新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