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紙董座黃鯤雄續任造紙公會理事長 籲碳費徵收評估產業影響
造紙公會昨 (26) 日舉行會員代表大會,同時也選出第 30 屆理事長,由華紙 (1905-TW) 董事長黃鯤雄續任。黃鯤雄表示,碳費開徵在即,呼籲相關收費規劃得審慎評估對產業的影響。
黃鯤雄指出,本屆理事長任期正逢台灣淨零碳排關鍵期,包括碳費徵收、碳權交易、產業轉型等多項議題。
碳費徵收議題部分,黃鯤雄首先指出,台灣加入 WTO 造成關稅不對等,國外進口紙品無須關稅,但業者出口則須繳納 5 至 7% 進口關稅。而國內即將開始徵收碳費,對比中國、越南、印尼等地碳費、碳稅起徵期程還不明朗,造紙業都關切跨國政策差異對外銷衝擊大。
因此黃鯤雄特別點出,紙品與民生活動有直接關係,碳費收費規劃一定要審慎進行產業影響評估和判定高碳洩漏風險產業。
因應政府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造紙業配合經濟部,而低碳化、智慧化為造紙業兩大轉型引擎。公會在 2022 年響應經濟部「以大帶小產業碳中和聯盟」,由正隆 (1904-TW) 擔任示範產業鏈帶領進行碳盤查、碳足跡工作。
今年也會與工研院合作執行造紙產業人力調查,盤點產業兩大轉型方向的人才痛點和缺口,以利用 IoT 和 AI 科技提升精準生產和決策效能。
黃鯤雄提到,到 2030 年是造紙業低碳轉型關鍵期,從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推動低碳工作。造紙業自 1995 年起參與經濟部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計畫,至今執行多達 1246 項減量措施,減量投資成本為新台幣 43 億元,合計減碳 95 萬公噸,減量效益為新台幣 31 億元。在能源轉換上,造紙業也有黑液、沼氣、風力、太陽能等多元實績。
至於紙業市況,去年全球面臨升息通膨、地緣政治等挑戰,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及產業庫存調整影響,儘管台灣民間消費相對穩定,但投資與出口疲弱,導致造紙業整體表現不佳。
造紙公會 2023 年報統計紙與紙板總生產量為 409 萬公噸,年減少 3.6%,約回到 2017 年產量 402 萬公噸水準。其中紙張生產量 77 萬公噸,年減 0.5%;紙板年產量為 332 萬公噸,年減 4.3%,下滑至近 6 年低點。展望今年,隨著景氣回升及原物料價格的溫和波動,預期造紙業整體營運將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