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網紅千千、青花驕、海底撈聯名...全家砸億元擴產冷凍食品,進攻量販超市「漏掉的市場」
撰文 ‧ 陳葦庭
超商二哥全家的鮮食產品營收去年正式突破 3 百億大關,明明冷凍食品占比不到 1 成,為何近期他們動作頻頻,不只攜手網紅、知名餐飲聯名,還投資億元,改建鮮食廠?
晚上 10 點,幾個上班族站在超商冷凍櫃前,他們挑選的,不是甜食或冰品,而是一包包由青花驕、海底撈、韓式炸雞品牌 bb.q CHICKEN 等知名餐飲連鎖品牌,推出的小龍蝦、辣炒雞、海鮮煎餅。
這,是超商二哥全家便利商店,和多家知名餐飲業者共同開發出的即食冷凍商品。根據統計,2023 年,該公司冷凍食品的業績就有約 20 億新台幣。
事實上,2020 年疫情爆發之後,全家鮮食的表現突飛猛進,2023 年更突破總營收的 3 成,繳出逾 330 億元的好成績。「觀察同一品類,冷藏(攝氏)4 度的單品還是賣比較好,比冷凍高出 5、6 倍。」全家商品本部副本部長黃正田不諱言。
對準全台 500 億商機
明明超商冷凍食品在鮮食類產品中,業績占不到十分之一,為何全家從 2018 年起,就在內部啟動擴大生鮮產品溫層的「冰鮮計畫」,2023 年更投資 1 億元改建自有冷凍鮮食產線,並在全台 2 千多家店擴建四門冷凍櫃?
「先建渠、再引水,冷凍產業鏈布局得提前因應,做好準備。」黃正田轉述全家董事長葉榮廷的話,直言是要瞄準全台近 500 億元的冷凍食品商機。
日商環球訊息(GII)報告指出,2022 年,全球冷凍食品市場已有 301 億美元(約 9448 億新台幣),預計到 2030 年將達 468 億美元(1.46 兆新台幣)。
全家正看好疫情之後,消費者在家簡單煮的需求提升,若能把原本冷藏、保存效期短的鮮食產品,擴充成效期長、可囤貨的冷凍料理,就有機會從外食市場,打入民眾家中餐桌。「現在連家用的冰箱冷凍櫃,空間都愈做愈大了。」他點出近年市場變化。
只是,從早年超市、量販店常見的冷凍水餃,到近年各大實體、電商通路紛紛推出調理包,身為後進者要在冷凍食品做出差異化並不容易,全家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
「大家都在做冷凍,便利商店一定要跟大家不一樣!」黃正田深知,相對於品項多的超市、量販,空間有限的超商賣的是可立即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食品或用品,「消費者上門買香菸、買咖啡、買午餐,但很少有人一進便利商店,就直奔最裡頭的冷凍櫃。」他笑著說。
他們的第一步,是將冷凍食品小包裝化,搶攻個人、小家庭市場。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家戶人口平均為 2.55 人。黃正田觀察,大包裝冷凍食品,對許多無法一次食用完的小家庭而言,反而是一種負擔或浪費。而全家兼具通路和製造業優勢,透過調整份量,就能保有更多彈性,「一手啤酒,幾包炸物、小菜買回家冰,什麼時候都可以享用。」
接著,是透過聯名推出獨家商品,吸引消費者上門嘗鮮。
來源:《今周刊》 第 141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