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5工具 填補退休金缺口
撰文:吳易燁
台灣出生人口不斷創新低、勞動人口下降、勞保收入不足,制度調整勢在必行,所以民眾普遍意識到要靠理財來準備退休金。然而要準備多少才夠?
在退休金的試算上,為確保將來生活品質不受太大影響,可先以目前的生活開銷為基準,再考慮身體的保健或生活的照顧預算,更高層次就是自我進修、人際交誼等費用準備。再來,把退休後的生活年限與應準備的每年開支,再考慮通貨膨脹率,即可算出應備的退休金額。建議善用勞保局網站算出勞保、勞退的已備費用後,再盤點個人的財務狀況,包含儲蓄、個人名下的投資與不動產現值。最後,應備費用減掉已備費用便是可估算的退休金的缺口,這缺口就是我們要努力面對、善用投資去達成的財務目標。
目前有 5 大常見的退休準備工具:
1. 年金保險:
年輕時提撥,可累積年金基金,在年金基金開始給付時,能提供穩定的終身收入,然而可能面臨通膨風險,因為給付通常是固定的,未來的購買力恐減少。若用變額年金,連結基金投資,或許有機會提高收益率。
2. 高殖利率股:
高殖利率股通常是長期穩定分紅的股票,提供可觀的現金流。享受到的現金股息能因應生活開銷,但風險是股市波動可能影響其價值,而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可能影響股息派發,每年收到的股息也會有變化。
3.ETF(指數型基金):
ETF 具高度流動性、低成本和多元化特點,其中市值型 ETF 具自然篩選的特色,能排列出最具前景的產業代表;高股息 ETF 則追蹤穩定派發股息的公司作為投資組合。不過在某些市場狀況下,ETF 價格可能脫離淨值,對長期投資產生誤導性的判斷。
4. 債券:
債券是種固定收益工具,具穩定利息收入和相對低風險的特點,但可能受到通膨和利率變動的影響而讓債券價格有所波動。
5. 不動產:
投資的不動產可以出租,提供穩定現金流和資本增值的可能。自住的不動產則可辦理以房養老,保留居住權外,也能把房屋價值變現,提供穩定現金流。不動產優點是實體性和相對穩定的價值增長,缺點是投入成本較高。
投資一定有風險,制定一套明確投資策略是成功退休計畫的基石。建議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目標和時間,建構多元化的退休工具。「多元化」是靈活的資產配置策略,且透過定期檢視投資組合,相信可以更有效地應對市場波動,輕鬆退休,安心無憂!(本專欄作者為台灣、中國、香港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新加坡 AWP 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