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 : AI將在2024美股中大放異采
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在 2023 年大爆發,並快速滲透進大眾生活。相較於在消費端的狂熱,AI 在企業端發展緩慢。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雖然 AI 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但尚未對支出產生「實質性影響」。2023 年生成式 AI 相關的 IT 支出較少,但預計在未來幾年將有顯著成長。
大摩對資訊長 (CIO) 的調查顯示,投資優先順序受到 AI 的影響,但支出還未見實質性,95% 的受訪者表示對優先順序沒有或影響很小,92% 的受訪者表示公有雲端沒有支出或支出低於 5%。
雖然 AI 的發展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但毫無疑問,企業在 AI 方面的支出將會成長。大摩指出 AI 將對整體 IT 預算產生影響,且大部分的支出將反映在雲端服務上。
大摩指出,到 2024 年,前 10 大雲端運算服務商的資本支出將達到 2000 億美元,較 2021 年增加 500 億美元,主要是在 AI 方面投資增加。
56% 的 CIO 受訪者預計 AI 將在 3 年 內對雲端運算支出產生 5% 以上的影響。跡象顯示大部分 AI 支出成長在於雲端運算中。超過 50% 的 CIO 預計部分 AI 將被安置在本地或雲端或兩種形式混合。
此外,18% 的受訪者預計,與先前預期相比,由於最近的 AI 創新,未來 12 個月在企業硬體上的支出會增加。33% 的人預計未來 3 年將增加,代表 AI 支出可能是額外增加,而不是蠶食傳統 IT 基礎設施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端 AI 化緩慢是由於消費級科技周期和企業軟體採用周期不同。消費級科技周期可能很快,就像 ChatGPT 僅用了 5 天就達到 100 萬用戶;而企業軟體的更替往往更為謹慎,這是由於企業對「bug」更加在乎, 著重整合和專有的工作流程,以及更高的客戶留存率,因此現有軟體更換周期更長,採用速度也因此較慢。
進一步來看,企業在 AI 方面擴大開支,資金源自何處?大摩指出,部分資金來自節省的勞動成本,AI 軟體供應商可望從過程中受益。透過節省勞動力,軟體供應商就可以獲得 1500 億美元的資金,但這只能支持總體 IT 預算成長的 3%,約占軟體預算的 15%,因此需要更多預算。
此外,大摩認為,AI 支出保持成長,軟體和晶片業可能是最大受益者,軟體和半導體產業今年以來分別上漲 53% 和 47%。企業資金支出早期可能流向資料中心建置、CRM 應用和策略諮詢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