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走進中國〉東有上海特斯拉 西有西安比亞迪 中國汽車城醞釀新變局?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隨著汽車產業由燃油車朝電動車轉型,中國產業布局和區域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遷。在造車新勢力跑馬圈地下,一些傳統汽車城影響力有所下降,而新汽車城開始崛起。

西安問鼎新能源車產量第一城

《第一財經》報導,陝西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陝西汽車產量達到 133.8 萬輛,全國排名躍升至第八名,產量成長 66.9%,增幅勇奪全國第一。

新能源車是陝西汽車產業高速增長主引擎,新能源車產量為 102 萬輛,暴增 272%,占全國新能源車產量的比率達到 14.5%。

從產業布局來看,陝西汽車工業的高增長又主要來自西安。去年西安比亞迪的產量為 100.8 萬輛,年增 145.4%,其中,西安比亞迪新能源車產量為 99.5 萬輛,激增 270.4%,整車產值人民幣 1,362.1 億元,驟增 219.7%。

憑借百萬輛級產量,西安由此確立其新汽車城地位,且這座新汽車城的影響力,源自於其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引領地位。

火石創造產業研究院研究總監馮雷博士表示,去年西安新能源車產量達到 101.55 萬輛,問鼎新能源車產量第一城,而深圳、重慶、常州、廣州等城市的新能源車產量分別為 55 萬、36.9 萬、34 萬及 31.3 萬輛。合肥、長沙、武漢新能源車產量均為十餘萬輛。

與西安崛起相對應的是,在電動車革命中,一些傳統汽車重鎮產量卻在下滑,重慶在 2016 年以 316 萬輛奪下全國第一寶座,但 2021 年卻不足 200 萬輛。吉林汽車年產量在 2019 年達到 288.9 萬輛,2021 年降到 242 萬輛。北京 2021 年產量也只有 135 萬輛。

比亞迪 (002594-CN) 在 2003 年收購西安秦川汽車廠,由此取得乘用車牌照,進入汽車製造領域,成立比亞迪西安工廠。去年 9 月,比亞迪西安三期工廠投產,象徵比亞迪西安工廠實現年產 100 萬輛目標。

不僅如此,比亞迪西安工廠已經展開第四期擴建工作,預定今年 6 月建成,屆時該廠規劃產能有望超過 140 萬輛。更有消息指出,比亞迪去年在西安高新區購地 309.065 畝,準備啟動第五期擴建。

目前,西安已經成為比亞迪最大生產基地。用王傳福的話說,目前,西安是比亞迪除總部深圳以外,布局最全、業務合作最廣的城市。

西安比亞迪工廠新能源車產量為 99.5 萬輛,相較下,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特斯拉上海廠交車量為 71 萬輛。

比亞迪和特斯拉 (TSLA-US) 兩大全球新能源車品牌的對決,形成中國新能源車產業東西兩座城市引領的格局。

多城角逐「新能源車之都」

其實,西安汽車產業快速崛起之際,中國還有很多城市看好新能源車產業的前景,提出多項政策,增強招商引資力道,積極發展新能源車產業。馮雷說,重慶、武漢、廣州、合肥、常州、深圳等城市均展現企圖心,希望能成為「新能源汽之都」。

馮雷表示,不同於傳統汽車產業高度依賴主機廠周邊供應鏈體系,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更加靈活,隨著汽車產業新四化推進,尤其是小米、華為等高科技企業加入,汽車產業呈現「去中心化」、「多元化」趨勢。

他認為,近年來,數位化在汽車產業的深度滲透,使得中國汽車產業正從厚重型、集中型朝輕量型、科技型轉變,整個汽車產業版圖從一線城市轉移到成本、技術、人才、空間等綜合優勢明顯的強二線城市的趨勢越發明顯。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表示,汽車產業關聯性很高,一個主機廠可以帶動很多零件廠,地方政府都將汽車產業視為主導產業。前一輪傳統燃油汽車產業擴張時,全國幾百家廠,幾乎每個省都有。最近幾年,傳統燃油車朝新能源車轉型,是大趨勢,也是現在的風口,地方政府均積極推動。

在這些地方政府中,合肥無疑最激進。合肥市政府透過「以投帶引」,依托國資平台,積極招引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帶動全產業鏈發展。透過引導基金實現「招商引資」的典型代表為「蔚來汽車項目」。

2020 年 4 月,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推動其他資本簽署投資蔚來中國的最終協議,戰略投資者將向蔚來中國投資人民幣 70 億元,合計持有 24.1% 股權。蔚來中國總部入駐合肥。

江蘇常州也是新能源車產業新興力量。1 月 28 日,常州「新春第一會」就是「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這個會上傳來消息,去年常州新能源車整車產銷超過 34 萬輛,占江蘇全省一半。

不過,陳耀認為,新能源車產業仍處於變革期,市場競爭廝殺激烈,產業發展會有一個淘汰過程,這在地區經濟發展中也會顯現,一些地區的優勢仍未確立,還需經過幾年競爭。隨著政府取消補貼政策,未來新能源車將形成怎樣的產業格局,仍有待觀察。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