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新興市場外匯存底枯竭 當地貨幣承壓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彭博周一(12 日)報導,亞洲新興國家央行的外匯存底急遽減少引發市場擔憂,即在強勢的美元面前,此舉可能會抑制市場干預以遏止當地貨幣貶值。

根據渣打銀行的數據,一項有關國家可以用其外匯存底融資的進口月數指標顯示,亞洲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的外匯存底覆蓋月數已降至約 7 個月,為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今年年初約為 10 個月,2020 年 8 月高達 16 個月,這表明開發中國家捍衛貨幣的火力正在減弱。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的東協與南亞外匯研究主管 Divya Devesh 上周表示,形勢惡化表明,未來央行支持當地貨幣的干預可能會相當有限,預估各國央行的外匯政策將變得不那麼有支持性。

彭博彙編數據顯示,泰國外匯存底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降幅最大,其次是馬來西亞與印度。渣打銀行稱,印尼的外匯存底約可滿足約 9 個月的進口需求、印尼為 6 個月,馬來西亞則不到 4 個月。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激進的緊縮政策刺激資金回流美國,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央行一直依賴外匯存底保護本國貨幣免受美元升值影響。市場干預放緩的任何跡象都可能加劇亞洲貨幣的損失,許多亞洲貨幣最近都創下歷史或多年低點。

Devesh 稱,如果亞洲出口面臨壓力,央行的干預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從拋售美元轉向買入美元,因為央行的重點可能會從遏止輸入性通貨膨脹(Imported Inflation)向提高出口競爭力。

從外匯存底下降作為外匯干預的指標,印度與泰國是干預力度最強的其中兩個國家,這兩國今年的外匯存底分別減少約 810 億美元與 320 億美元。其他國家方面,南韓外匯存底減少 720 億美元、印尼減少 130 億美元、馬來西亞減少 90 億美元。

另外,亞洲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的部分原因還在於,美元走強侵蝕其他儲備貨幣的價值。瑞穗銀行駐新加坡的經濟與策略主管 Vishnu Varathan 稱:「已目前的燒錢速度來看,泰國仍令人擔憂,菲律賓、印度、印尼甚至馬來西亞也較之前更令人擔憂。」

儘管如此,由於建立較高的緩衝區,亞洲新興市場的狀況仍優於前幾次的危機。近幾個月來,投資人紛紛轉向這些市場,認為它們能提供更快的成長、政策支持與潛在的高回報率。

美元升值導致人民幣匯率逼近 7 元關卡,而對風險敏稿的韓元匯率則跌至 2009 年以來新低。印度盧比和菲律賓披索則創下歷史新低。這些地區央行已表示擔憂並有部分地區央行稱將進行干預。

本篇文章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