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全球經濟面臨「二戰以來最大的考驗」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發出「地緣經濟分裂」(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警告,並稱全球經濟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大的考驗」。
在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開幕前,喬治艾娃在部落格文章中表示,全球經濟正面臨「自二戰以來的最大考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新冠疫情,接二連三的危機摧毀了生活,拖累經濟成長、推高通貨膨脹。
不斷攀升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給世界各地的家庭帶來沉重壓力,與此同時,各國央行正在收緊貨幣政策遏止通膨,對負債累累的國家、企業與家庭進一步施壓,再加上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與氣候變化的持續威脅,全球面臨「潛在的災難匯流」。
喬治艾娃也指出,俄烏戰爭使得地緣經濟分裂風險急遽增加,阻礙應對能力,並稱「貿易、技術標準與安全方面的緊張關係多年來不斷升溫,破壞當前全球經濟體系的成長與信任。」
喬治艾娃警告說,進一步的經濟解體將給全球帶來龐大的代價,對社會經濟各階層的人都會造成傷害,僅僅是技術上的分裂就可能導致許多國家損失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5%。
不過,該篇文章從四方面提到了相關應對措施,包括加強貿易以增強韌性、共同應對債務、實現跨境支付現代化、應對氣候變化。
首先為解決日益加劇的經濟分裂問題,呼籲各國政府降低貿易關稅壁壘,緩解短缺狀況並降低食品與其他商品價格,同時實現出口多樣化提高經濟彈性,還強調不僅只是國家、企業也需要進口多樣化確保供應鏈安全,並保持全球整合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利益。
其次,IMF 敦促各方合作面對債務問題,由於大約 60% 的低收入國家存在嚴重的債務脆弱性,需要進行債務重組。如果沒有果斷的合作來減輕這些國家的負擔,它們與其債權人的處境將惡化,不過債務可持續性的回歸將吸引新的投資並刺激包容性成長。
第三,IMF 呼籲實現跨境支付的現代化,因為低效率的支付系統是包容性成長的另一個障礙。IMF 預估,國際匯款支付的平均成本為 6.3%,意味著每年約有 450 億美元被轉移到中介機構,遠離數百萬低收入家庭。
因此,各國可以共同努力開發一個全球公共數位平台——一種具有明確規則的新型支付基礎設施,以便每個人都能以最低成本、最高速度和最高安全性匯款。 它還可以連接各種形式的貨幣,包括央行數位貨幣。
最後,IMF 呼籲盡快縮小在氣候變遷方面的「企圖與政策之間的差距」,主張採取全面綠色轉型的辦法,將「碳定價」(Carbon Pricing)和可再生能源投資結合,並補償那些受到氣候變遷不利影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