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觀察〉金融業GDP產值遜於獲利表現 應強化三種人才轉型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觀察〉金融業GDP產值遜於獲利表現 應強化三大人才轉型。(鉅亨網資料照)
〈觀察〉金融業GDP產值遜於獲利表現 應強化三大人才轉型。(鉅亨網資料照)

台灣金融業去 (2021) 年繳出獲利破紀錄的好成績,但金融業產值占 GDP 卻僅有 6.73%;金融業要提升產業競爭力,關鍵在於有效推動人才轉型,包括強化填補金融科技人才、資產管理人才及永續 ESG 人才。

金融業去年稅前獲利衝至新台幣 9366 億元,離兆元獲利水準僅剩一步之遙,創下史上新高,年增率達 38.7%。獲利雖然大增,但金融產值卻仍偏低,截至去年底,金融業產值占 GDP 僅有 6.73%,不但比起 2020 年的 6.74% 還略微下滑,且遠遠落後新加坡金融產值占 GDP 比重早已超過 15% 的表現。

金融業對台灣產業來說,不僅是扮演火車領頭的關鍵,也應對於台灣 GDP 能起到關鍵成長的貢獻。但台灣長期培養出不少優秀的資訊人才,並有厚實的資訊通訊科技產業,此為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提供成長的土壤,卻未實質貢獻在金融業的人均產值上。

要突破我國金融產業人才的侷限,只有讓台灣金融業盡速敏捷進行數位轉型,同時擴大開發資產管理市場,提供整合金融服務,才能跟上國際金融發展趨勢,得以有效提升台灣金融從業人員的產業附加價值。

而 ESG 永續已是普世價值,台灣金融業的 ESG 推動近年也大有進展,這也讓國內金融機構對 ESG 金融人才培育有急迫需求,永續 ESG 人才已不再侷限在綠電籌資領域,而是須拉高廣度與深度,從風險管理、資訊揭露到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 ESG 議題,都是 ESG 人才所需注重的範疇。

跨界人才尋覓不易,金融業要提升競爭力,除了可從政府源頭加強相關金融人才培育,金融業者也可以提高對現職員工數位技能訓練的重視,不僅有機會發掘員工潛能,同時有望降低人力找尋與文化融入的時間成本,也有助企業可運用的人才來源能更多元。

加權指數
  • 564
  • 267
  • 76

20,915.04

+371.64++1.81%

櫃買指數
  • 385
  • 291
  • 82

223.55

+0.86++0.39%

電子指數
  • 248
  • 116
  • 30

1,135.59

+25.12++2.26%

金融指數
  • 34
  • 9
  • 5

2,015.45

+15.94++0.80%

非金電指
  • 312
  • 157
  • 46

13,684.61

+109.39++0.81%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